多奇特的传感器和小型翼面。
“这是我们半年前进行的飞行测试。我们在这架歼-7上,模拟了J-XX的部分气动特性,并且搭载了我们编写的初代飞控增稳程序。”
画面里,飞机做出了一个剧烈的爬升滚转动作,姿态瞬间变得极不稳定,机头开始不受控制地上扬。
一位飞控专家脱口而出:“过失速机动!用歼-7做这个,他疯了吗?”
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飞行员的生命,在这一刻悬于一线。
然而,就在飞机即将进入尾旋的前一秒,机翼上几片不起眼的舵面突然以极高频率做出了细微的偏转。摇摇欲坠的飞机,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抓住,硬生生从失速边缘稳了下来,恢复了平飞。
会议室里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。
“这就是我们的答案。”杜宇泽的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。“我们承认发动机推力不足。所以,我们必须把飞机的可用迎角推到极限。通过主动控制技术,让飞机在别人会失速的区域,依然能够稳定飞行、可控操作。我们用软件,压榨出气动布局的最后一丝潜力。这是我们用现有技术,唯一能换来超机动性的办法。”
他顿了顿,激光笔指向李卫国展开的那张图纸。
“这是JY1改进型的最新压气机性能曲线。刘总师的团队,在三个月内,连续攻克了两个技术难关。它的喘振裕度比设计指标高了百分之七。这意味着,它能承受更剧烈的进气流畸变。这为我们刚才看到的极限飞行动作,提供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。”
钱院士推了推眼镜,走到图纸前,手指抚过那条微微上扬的曲线。他没有说话,但紧锁的眉头,第一次出现了松动。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