着牙没出声。如今这双手连握笔都发颤,却还要教他写字。
“先生,歇会儿吧。”他低声说。
陈先生没松手,又带着他写了个“立”字:“当年我在书院教学生,最不喜人说‘差不多’。字差一分,气就泄一分;人差一寸,脊梁就弯一寸。”他忽然停住,望着石板上的字出了神,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哼哼声,像支跑了调的老曲子,在空荡的庙里飘着,带着点说不出的涩,陈先生何尝不想休息,可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几日可活。
魏珩低下头,看见陈先生的袖口磨破了,露出里面补丁摞补丁的棉絮。他想起从前在魏家书房,先生总穿着发白的长衫,袖口永远熨得笔挺,握笔的姿势端正得像株松。可现在,他得靠魏珩出去捡回来的烂菜叶过活,连块像样的伤药都买不起。
陈先生的哼哼声还在继续,魏珩却忽然不敢听了。他知道老人心里在熬什么——方才他去墙角翻找干粮时,听见先生对着那半张脸的石像喃喃:“枉我读了半辈子书,到头来还要靠个孩子养着……若教不出个人样来,我还有何面目见你爹?”那声音里的愧疚,像根针,轻轻扎在魏珩心上。
他偷偷抬眼,看见陈先生正望着窗外出神,晨光落在老人花白的头发上,竟像蒙了层霜。魏珩忽然想起陈先生说过的那些前朝典故——说有位太傅宁可断舌也不肯屈从权贵,说有位书生为保气节投了江。先生总说“士可杀不可辱”,那时他只当是故事,如今却看着眼前的人——断了腿,没了家,靠着残羹冷炙活命,却还在教他写“人”字。
陈先生的哼哼声渐渐轻了,像首曲子走到了尾声。魏珩握着木炭的手忽然收紧,指节泛白。他心里清楚,以先生的性子,这般从云端跌进泥沼,这般忍辱苟活,比死更难。那些夜里疼得睡不着的时刻,那些看着他捡回烂菜时别过脸的瞬间,那些强撑着教他写字的模样……哪里是为了自己?
石板上的“立”字被木炭描得越来越深,魏珩忽然把脸埋在臂弯里。陈先生以为他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