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安地方,且‘避疫要略’活民之功在前,陛下虽未深责,然恐疑窦已生!宦者阴毒,爪牙遍布,贤侄当慎之又慎!杨公有一言嘱托:三辅之地,非尽虎狼。豪右之中,亦有可引为奥援者。如扶风耿氏、京兆韦氏、杜陵杜氏,皆诗礼传家,于左冯翊亦有分支,非杨、王之流暴敛可比。彼等或惧君威,或忧羌患,正可分化瓦解,借其力以安地方,树君之声望于关西!若一味刚猛,恐树敌过多,根基难稳。剿抚并用,刚柔相济,方为长久之道。切记!切记!刘陶顿首。”
刘珩的手指在“剿抚并用,刚柔相济”八个字上重重划过。
刚柔相济?杨赐和刘陶的担忧不无道理,就洛阳那潭浑水,难评!张让这帮死太监就像是一群毒蛇,随时可能冒出头咬你一口,而且自己那个皇帝叔叔也不是什么好人!
但想让他对三辅这些吸饱了民脂民膏的蠹虫们温言软语?开什么玩笑?这些王八蛋有一个我弄一个。
虽然做不到像黄巢那样一手拿族谱一手提刀,阎王点卯一样无差别的杀,但是杨家这种鱼肉乡里还敢勾结羌人的玩意儿,自己肯定是不会放过的!
不过,信里提到的耿、韦、杜三家,倒也是个切入点。
这些扎根关中数百年的老牌士族,名声确实比杨家、王家这种暴发户好得多,根基也更深。
他们或许因为还没触碰到自身利益,所以只是观望?或许也担心羌乱波及自身田产,所以在这个刚刚击退羌人的当口偃旗息鼓?
不过有一点自己基本可以确定,这些老牌世家与宦官的关系未必紧密,毕竟二者的利益相互冲突。
而且这帮“诗礼传家”的世家大姓,向来都自恃清高,依着他们连大将军何进都看不起的尿性,对于那帮没鸟用的阉人,肯定深恶痛绝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