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球抛投、跳箱训练、阻力带出拳等,核心稳定模块包括悬垂举腿、平衡盘单腿蹲、药球侧抛等,耐力强化模块包括变速跳绳、反应靶连击、长距冲刺跑等,此外还有恢复和营养,风险控制,阶段性测试等环节,极其专业。
司马过去是短跑运动员,100米和200米都能达到一级运动员的标准,身体素质远超常人,但短跑着重训练下肢,拳击着重训练上肢,二者还是有不小的差别。司马在崔教练的指导下练了90分钟,汗流浃背,轻轻松松完成各项训练,完全没问题,崔教练对他刮目相看,不愧是运动员,这种体质随便练什么项目都不会差,他考虑要不要调整下计划,给他上上强度。体能训练是基础,不是目的,崔教练最终决定提前穿插一些拳击练习,组合拳,步法,防守,沙袋,手靶,反应球,看看效果如何。
一周五天,周末休息调整,司马基本上只上半天班,他在综合办公室没有固定的分工,周凌日指使他干这干那,带口信送文件,都是些跑腿的活,有他一个不多,缺他一个不少。不过跑腿有跑腿的好处,除了四楼暂时去不了,二楼三楼的办公室跑了个遍,今天打听一点明天打听一点,大体摸清了二处的核心班底。算上他们三位新人在内,一共有二十一位“蛊师”,多半以外号相称,处长杨子荣,这是真名实姓,如假包换,副处长“少剑波”、“座山雕”,综合办公室主任“白鸽”,内勤办公室主任薛冬,这个也是真名,他们五个是二处的“元老”,除此之外,外勤一组有“通信员”、“长腿”、“坦克”、“神枪手”、“山林通”、“猎人”,外勤二组有“许大马棒”、“蝴蝶迷”、“中央军”、“一撮毛”、“小炉匠”、“定河道人”,最后再加上百无一用的周凌日,就是目前官方的全部在职“蛊师”。
在司马的印象里,“丧彪”还说起过什么“八大金刚”,估计是后来才加入的,目前不知在哪个旮旯混日子。这些外号很能说明问题,司马推测杨子荣是二处的创始人,真正的顶梁柱,战斗力稳稳压过“少剑波”、“座山雕”、“白鸽”一头,至于薛冬为什么没外号,让人费解,至少在二处显得很突兀。为此司马特地带了一包吴裕泰的茉莉龙珠,亲手给他泡一杯尝尝,趁他喝得高兴,虚心请教。薛冬心情很不错,笑眯眯提醒他“少剑波”姓鞠,“座山雕”姓崔,“白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