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文站在原地,唇角带笑,眼神却不自觉追随那背影。
\n
杜若璞恰好看见这一幕,眉心骤紧,袖口几乎被他攥碎,却一句话都没说。
\n
傍晚,射礼散去,学子们在斋舍廊下雅集。灯火摇曳,檐外虫声阵阵,几案上酒盏纸笺,热闹得很。
\n
孙怀瑾主持分韵,以“中和”“正射”为题作诗。
\n
有学子吟道:“持弓不在矢,端心乃为先。”
\n
孙怀瑾点头笑道:“说得是。中庸之义,正在此射。”
\n
人声正盛时,杜若烟却悄悄退到廊角,背靠石柱,翻着桌上一卷旧册。白日那一箭,她心底只觉憋闷,不愿再与人多言。
\n
不多时,徐子文偏又跟来,负手立在旁边,笑吟吟的:“晏兄,方才射圃那一幕,你可还记得?”
\n
杜若烟指尖一顿,低声道:“早过去的事,徐兄何必再提。”
\n
“我倒觉得挺有意思的。”徐子文慢条斯理,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两句:“弦响惊鸿矢,中道在同心。”写罢把纸推到她面前,眼神里分明带了点调笑。
\n
杜若烟神色不动,把那纸笺折起来,顺手压在书下,没有接话。
\n
徐子文见状,反倒笑了,故意压低声音:“晏兄这是嫌我字写得不好看?”
\n
她唇角绷紧,还是不答,只转身想走。
\n
远处李文博正与人举盏,瞧见这边,忙扬声道:“二位,既然都写了,不如对句唱和一番?这样才算雅集嘛!”
\n
场中学子纷纷起哄。徐子文侧过身,半挡住她去路,把纸又推近:“要不,你来续一句?”
\n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