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要是选择做个只忠心国祚社稷的孤臣……”
鄢懋卿目光聚焦,看向了不远处一个面皮白皙的书生。
此人唤作沈坤。
如果没记错的话,他将成为这一科的状元,依照明朝的惯例,直接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。
然后就是因为坚持不站队,十五年不得升迁,直到母亲过世回淮安老家丁忧,恰逢倭寇窜犯当地,官军腐败一触即溃,于是毅然变卖家产,组织乡兵全歼来犯倭寇,立下经略御侮之功,民间称其为“武状元”,将他的乡兵称作“状元兵”。
然而他最终的命运却是,刚因抗倭之功得到举荐升官,就在未及上任之际遭群臣诬告弹劾,不久逮京拷讯,死于锦衣卫狱中。
鄢懋卿又侧目看向另外一个嘴唇略厚、身材高大的书生。
此人就更有名了,他是高拱。
这一科他是二甲,还被选为了庶吉士,授翰林编修。
最终官拜内阁首辅,却因没斗过张居正和冯保被罢官,致仕回乡之后仍被冯保谋害,虽侥幸得以幸免,但也惊忧成疾,不久病逝。
“最重要的是,明朝俸禄还出了名的低,新科状元保送的翰林院修撰已经是从六品官职,比地方县令还高半品,月俸也才8石,折合成银子不过四两多。”
“一个月就这么点俸禄,还时常拖欠,真是很难让人玩命啊。”
“据说各级官员要是不鱼肉百姓,不以权谋私,连日常开销都难以维持。”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