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
来自南直隶常州府的管绍宁接口,语气带着书生特有的锐气:“更令人忧心者,是陛下此番轻出!天子身系九州,万金之躯,岂可效仿匹夫之勇,亲冒矢石?《尚书》有云,‘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’。陛下如此行险,置天下苍生于何地?置宗庙社稷于何地?朝中衮衮诸公,竟无一人能犯颜直谏吗?”
管绍宁的同乡庄应会年纪稍长,思虑更深一层:“‘大捷’之说,恐是虚张声势。鞑虏凶悍,边军积弊已久,陛下仓促间所募亲军,岂能摧锋折锐?若是以小胜报大捷,恐非明君所为,徒损朝廷威仪,寒边关将士之心。”
黄宗羲听着举子们的议论,清秀的脸上神情复杂,他没有立刻发言,只是目光灼灼地望向城门洞开的方向,似乎在思考更深层的问题:这个朝廷,从上到下,从内廷到边关,究竟有多少积弊?仅靠一个似乎有些“冲动”的年轻天子,真能力挽狂澜吗?好像不太行啊!
......
就在这四拨人怀着各自的心思,低声议论,翘首以盼之际。安定门外,陡然传来一声穿透力极强的呼喊,带着内侍特有的尖利腔调,沿着长长的门洞滚滚而来:
“万岁爷驾到!官民一体跪迎......”
霎时间,安定门内外,所有低语戛然而止!无论是忧心忡忡的阁老、满腹牢骚的勋贵、痛心疾首的清流,还是满怀疑虑的举子,都齐刷刷地撩袍伏身,额头触地,山呼海啸般的声音轰然响起:
“吾皇万岁!万岁!万万岁!”
巨大的声浪在城门洞内回荡,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。紧接着,便是马蹄声、脚步声,沉重而有节奏地由远及近。跪在地上的众人,无人敢抬头直视天颜,只能极力控制着呼吸,用眼角的余光小心翼翼地向上瞟去。
最先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