钉子户”一般始终屹立不倒。为此,唐朝在朝鲜半岛的三大政权中选择扶持新罗和百济,意图孤立高句丽,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。而朝鲜半岛的三国均有争夺地盘的需求,百济对唐朝同时扶持新罗的举动十分不满。于是,百济王扶余义慈秘密与高句丽联盟,对新罗发起进攻。新罗担心亡国,便向唐朝求援。
就在刘仁轨上任青州刺史前夕,显庆五年(660),唐罗联军在唐朝大将苏定方的率领下,大败百济,生擒扶余义慈,同时给了高句丽一记有力震慑。
当苏定方在洛阳献俘时,唐高宗已经做好了彻底消灭高句丽的决定。当年十二月,唐高宗任命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,与名将程名振、刘伯英等率兵分道东出。
从隋朝东征高句丽开始,大军粮草基本都是从山东经海路送往朝鲜半岛,因此,作为新任青州刺史,刘仁轨要负责筹集军粮,为出征的唐军提供后勤保障。
这可给了李义府一个再次修理刘仁轨的机会。
趁着黄海、渤海一带进入海上风暴季节,李义府以宰相的身份下达命令,要求刘仁轨即刻组织运粮船奔赴前线,以饷全军。刘仁轨深知此刻出海凶多吉少,遂紧急请示朝廷,要求暂缓执行该项命令。但他的奏疏一到洛阳就被李义府压了下来。在李义府的授意下,朝廷的加急令越催越急。刘仁轨实在没办法,只好安排民夫及运粮船按时出海。结果全在李义府的意料之中——运粮船队在海上遭到风暴袭击,军粮因船体侧翻都被倒到海里去了。
意外发生,刘仁轨难辞其咎,唐高宗遂令监察御史袁异式跟进此案。
袁异式临出发前,李义府找到他暗示说:“君能办事,勿忧无官。”
袁异式是个聪明人,此话的弦外之音自然明白。因此他见到刘仁轨后就开诚布公地说:“你在朝廷里得罪了谁,你自己心里清楚。他叫我来办你,你自己看着办!”暗示刘仁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1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