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如何处置一个有罪的边将,唐玄宗与朝中大臣产生了分歧。
这年三月,范阳节度使张守珪的部下安禄山在与契丹、奚人作战时轻敌冒进,遭遇大败。张守珪本要以军法将其斩首,安禄山大呼求饶:“您不是要灭了契丹和奚人吗?为何要杀我?”张守珪爱惜其才,于是改变主意,将他押解到京城,听候发落。宰相张九龄看了报告,认为军令如山,必须处死安禄山,但唐玄宗有些犹豫。
于是,张九龄跟唐玄宗讲了两个故事。一个是,春秋时,司马穰苴被齐景公拜为大将,齐国大臣庄贾为其监军。庄贾身为权贵,一向恃宠而骄,到军营时故意迟到,违反了军令,司马穰苴丝毫不给面子,将他斩首。另一个故事是,吴王阖闾重用孙武,派出宫中美女180人命他训练,其中吴王宠姬二人为队长。演习时,孙武见美女们嬉戏如常,尤其是两个队长没做好表率,便杀了这两个宠姬。
唐玄宗听到这儿,却依旧认为安禄山是个人才,可免于一死。
张九龄急了,我这故事不就白讲了吗?他再次据理力争:“安禄山违抗军令,兵败丧师,依法不可不诛!”
史载,张九龄还说出了一句惊人预言:“臣观其貌有反相,不杀必为后患。”唐玄宗不为所动,坚持己见,让安禄山躲过一次杀身之祸,为多年后那场席卷天下的大动乱埋下了祸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