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也有诏命。”随即,便把高仙芝的罪状念了一通,什么畏战退兵、克扣军粮、动摇军心等等。
听到这里,高仙芝知道,定然是边令诚在皇帝面前给他罗织了这些罪名,于是他喊冤道:“我退兵是有罪,虽死不敢推辞。可是说我克扣士兵赏赐和军粮,这是诬蔑!”接着,他对着边令诚说:“上有天,下有地,三军在此,你难道不知道吗?”
明知是小人作祟,毕竟圣命难违,高仙芝只有赴死。行刑前,他看着封常清的尸体感慨道:“你是我提拔的,又接替我当节度使,今天我和你一起死在这里,这难道就是命吗?”随后,高仙芝被诛。
一日之间,两位名将身死,自毁长城莫过于此。
却说长安外面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关卡,就是潼关,潼关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,这时杨国忠就跟唐玄宗说,应该让镇守潼关的哥舒翰出关迎敌。放着好好的优势不用,非要出去迎敌,这不是粪坑旁边打地铺,找死么?哥舒翰也跟唐玄宗说,不能这么干!可是在杨国忠的一番操作之下,唐玄宗严令哥舒翰出潼关。此前名将高仙芝、封常清拒绝奉此乱命,竟被处以死刑;哥舒翰明知必败,也只好奉命,果然丢掉了长安最后的屏障——潼关。
消息传入长安,唐玄宗大吃一惊,他很清楚叛军很快就要攻入长安,而长安兵力不足,根本无法与叛军对抗,如果从外地调遣兵马,一时也无法赶到。唐玄宗心急如焚,第二天一早便召集群臣商议对策,大臣们没有一个能够提出应对的办法。最后杨国忠提议去成都避难。唐玄宗犹豫很久拿不定主意。杨国忠又派秦国夫人、韩国夫人、虢国夫人进宫去劝说唐玄宗和杨贵妃。
唐玄宗考虑之后,决定接受杨国忠的建议。他把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召入宫中,命令陈玄礼悄悄地把士兵集合起来,同时准备九百多匹良马。陈玄礼是唐玄宗的心腹,很快完成了任务。
临走的前一天,杨国忠带着一群士兵来到当时的国库。唐玄宗问他准备做啥?杨国忠说要把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