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界,这里是安禄山的大本营。李白看到安禄山非常飞扬跋扈,因此认为这个人的野心太大,不会甘心做节度使,肯定会谋反。离开之后,李白专门写了一首诗叫做《幽州胡马客歌》.“绿眼虎皮冠,笑拂两只箭”写出了安禄山在当时十分嚣张,“疲兵良可叹,何时天狼灭”则说出李白自己的思考,他认为国家会因为他而遭受祸乱。
不过李白既然发现安禄山要谋反,为什么不告诉皇帝呢?其实李白自己也无能为力,因为安禄山是唐玄宗身边的大红人,之前那些说安禄山图谋不轨的人都被唐玄宗缚送范阳听其究治,前车之鉴还在,这个时候他敢说安禄山想谋反吗?
李白面对这样的局面只能选择逃避,他每天寻仙问药,希望逃避世间的混乱。
高适决定走爷爷当年的路,到边关投军,可名将王守珪更想让高适当文书,他不关注手下士兵的死活,只信任胡将,安禄山便在他的手下日渐坐大。当高适九死一生回到军营,却发现王守珪正在营帐中沉迷歌舞。他愤怒地写下“战士军前半死生,美人帐下犹歌舞”的诗句,然后愤然而去。
天宝十五载,安史之乱爆发,唐玄宗带领心腹仓皇西奔,不久李亨在灵武称帝,大唐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。时局混乱,藩镇和诸王获得了比原来大得多的权力,他们纷纷招募人才,发展势力。高适放弃刚刚得到的鸡肋般的基层小官,加入哥舒翰的幕府,由此踏上发达之路。李白在避乱一阵之后,得到了永王李璘的征召,追随李璘讨逆。杜甫则在长安陷落后被困城内一年,然后逃奔灵武追随朝廷。
怀着同样的理想,上了不同的战车,从此之后,三个人的命运都不由自主,被带往不同的方向。
马嵬事变后,国家分成了“皇帝的朝廷”和“太上皇的朝廷”,两个人看上去职责分明,而事实上都在为夺取权力暗暗努力。在没有收到太子继位的消息前,玄宗发布了一道命令,让太子李亨、盛王李琦、永王李璘分别统帅军队,从不同路线发兵收复失地。得知李亨继位的消息,他也没有撤回命令,暗中希望几个儿子互相牵制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1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