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“谗邪乱政”。
李德裕的一番话,如明灯般为渴望集权的唐武宗指明了道路。但不得不说,这或许只是李德裕这位首相的自我标榜。因为在此之后,借着维护皇权的名义,李德裕以“拉一派,打一派”的方式,又与大宦官、枢密使杨钦义、刘行深搅和到了一起,大肆任用“李党”成员,打压“牛党”,打压科举。
面对李德裕的行径,唐武宗并未阻拦。在他看来,只要能收拢皇权,委政“李党”也并无不可。
李德裕没有辜负唐武宗的信任。他上任后立即以宰相为中心给“三省”加权,同时发挥“李党”的作用,在朝中培育自己的势力,为日后从宦官集团手中夺权奠定了基础。仇士良等人初时并未在意李德裕的回归和把权,毕竟无论牛、李谁上台,宦官集团都是文官集团内部夺权时最重要的“外援”。只要有共同的利益,敌人也能成为朋友。
可仇士良逐渐发现,唐武宗对“李党”的信任已经远远超越了“利用”。
唐武宗性喜行猎游宴,即便成了九五之尊,依旧保持与武士角力的习惯,并常常邀请长安城内的地痞无赖进宫,与自己谈天说地。这在仇士良看来,正是皇帝玩物丧志的表现,是好事。然而某次唐武宗自泾阳县打猎归来,因为回城时间较晚,被出身“李党”的谏议大夫高少逸、郑朗堵在紫宸殿内。唐武宗不但不生气,事后还专门找到李德裕等宰相,对高、郑二人大加赞赏,请李德裕多推荐一些忠直之臣入朝,好让自己效仿唐太宗。
唐武宗如此大反常态,仇士良等人看在眼里,终于意识到,李德裕的出现使得宦官们正在失去皇帝的信任。
仇士良当然不甘失败,很快,“机会”来了。
会昌二年(842)四月,群臣倡议,给唐武宗上尊号。这在唐代属于皇帝加强皇权的大事,所以唐武宗钦命李德裕主理尊奉事宜,并令仇士良安排神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8页 / 共1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