诏表扬郭昕和曹令忠。但就算代宗有足够的兵力,面对长达千里的河西走廊,援军也进不了西域。
安西兵基本上都来自中原,朝廷规定四年一换,其实普遍存在超期服役的情况。士兵虽然无时不思念家乡,不过郭昕擅长用兵,把士兵当成亲兄弟,大家都愿意为大唐而战,为郭将军而战。
吐蕃要想控制西域,就必须先拿下都护府所在的龟兹。郭昕以微弱的兵力,独自抵抗吐蕃大军。
后来的唐德宗,能给安西将士做的,只有加官晋爵,实质性的帮助等于零,河西走廊根本过不去。西域的唐军,后勤、兵源的补充都成了大问题。
贞元二年(公元786年),曹令忠去世,北庭在吐蕃的攻击下风雨飘摇,791年为吐蕃攻陷。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?
此时郭昕依然坚守在龟兹,在失去北庭的犄角之势,兵力越来越少的情况下,继续和吐蕃人死磕到底。
吐蕃拿下北庭后,等于把安西通往中原另一条远路也给堵住了,真成了“瓮中捉鳖”。
郭昕有机会向吐蕃投降,但他是汾阳王郭子仪的侄子,绝不能给郭家人丢脸。郭昕知道自己的结局是什么,他义无反顾,大唐的旗帜依然孤独地在龟兹城的夕阳下飘扬。
唐玄宗、唐肃宗、唐代宗、唐德宗、唐顺宗都成了历史,满头白发的郭昕依然屹立在龟兹城头,孤独地向东眺望。唐宪宗李纯虽然英武,可他的重点是平定中原地区的军阀叛乱,无力向西援救郭昕。
元和三年(公元808年),大唐的武威郡王郭昕在龟兹已经坚守了四十二年,最终还是倒下了,吐蕃人呼啸着进入了龟兹城。至死,郭昕都没有等来大唐的援军。
郭昕战死在龟兹,而他的那些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1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