条,确保源头的质量统一。
2.起底组:由几位手法最稳的阿姨负责,确保灯罩的基础框架完全一致。
3.编织组:核心团队,专攻水波纹。柳青将纹样分解成几个关键节点,确保韵律感一致,又保留手工痕迹。
4.质检组:李阿婆挂帅,每个灯罩都要在特制的灯光箱下检验,纹路不流畅、有暗疤的一律退回。
而吴老的冬柳筐,则由柳青亲自负责。她严格按照老人的要求,选取木质最坚硬的冬柳,在爷爷的指导下,尝试了更为复杂的“绞丝编”法加固底部和提手。她甚至想到老人户外使用,偷偷在底部夹编了一层防潮的香樟叶碎末。
年关将至。
张磊盯着电脑屏幕喊,“要求提前到五月前交货,愿意再加10%加急费。”
“如果提前,我们需要再招15人,三班倒...但质量肯定下滑。”
柳青转身,目光扫过工坊里的一张张面孔——
“回绝他们。”六个月是最短期限。”
柳青将精心编织的冬柳筐寄给了吴老。几天后,她收到了一封手写的回信和一张照片。照片上,精神矍铄的吴老坐在阳台摇椅上,脚边放着那个筐,里面装着书和渔具。信上写着:“筐已收到,远超预期。触之温润,置之稳妥,伴我晨昏,心生欢喜。此非器物,乃一老友也。尾款已付,聊表谢意。”
柳青发现,尾款金额比约定的多了整整三成。
第二天,柳青召集所有人:“我想开发个新品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