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便是第七位。”
\n
他笑着指了指远处影影绰绰的几个院落,又说道:
\n
“那几处除了行简公子的明志斋外,其他又有厚生、至善、正心等七斋,如今住进去了五人,他们虽然不是山长的弟子,但也是岱殊书院这一辈里最出众,都是天乾堂的学生,亦是公子您以后的同窗。”
\n
第6章 第六回
\n
因秉持“因材施教”的训今,岱殊书院将众学子划为天乾、地坤、玄震、黄巽四个学堂分别授课,讲课的老师是同一个,但讲授的内容、要义却各不相同。
\n
黄巽学子,皆是入学三五载的学生,仍在苦读十三经。
\n
玄震堂则教授前三史、《古文观止》《资治通鉴》等书,如果想要进入这二堂读书,只要通过半年一次的入院试选与升堂试选就可以了。
\n
比这二堂更高一阶的地坤堂的门栏只有一个,即过了院试,而且要求是名列前茅,诸生之首的廪生。
\n
增生、附生只能留玄震堂,再经岁科两试成绩优异,升为廪生后,才能进入地坤堂学习。
\n
这些已有了功名的秀才们不伦年龄,一同讲论经义、草拟试策、熟记帖括、习练论说,为了通过乡试与会试,最终高中而废寝忘食,勤学不辍。
\n
天地玄黄,乾坤震巽,天乾堂是岱殊书院的核心,也是众多学子们心中的至高学堂。
\n
入学天乾堂,仅需五位教谕联名举荐,并通过山长穆寻的应辩与答策即可。
\n
天乾堂三年一开,一次至多接纳三人,每到这时,书院里便会风起云涌,从哪些学生递交申请,哪位授师划下举荐要旨,到最终谁能获得书院半数以上的教谕的青睐,能够站到山长面前,在前后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。
\n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