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到是提前背了考题而来的。
最后,是兵部尚书的名单。
朱由检的神情不自觉地严肃起来,腰杆也挺直了几分。
要谈兵部,就不能不谈后金。
这个盘踞在辽东的梦魇,如今虽然还被挡在山海关外,但朱由检清楚地知道,历史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。
一旦后金吞并了漠南蒙古诸部,那么那柄悬在大明头顶的利剑,随时都会落下。
历史上崇祯二年走遵化方向,却未必意味着这次他还走遵化。
蓟镇自渤海千户所至山海关,两千余里,大小隘口上百处,处处设防,就等于处处不设防。
唯一的破局之法,就是将整个蓟镇打造成第二个,甚至比辽东更强的军事集团。
用一支强大的野战机动兵团,来应对后金的铁骑。
可惜啊,这个时代没有戚继光。
也没有足够的钱粮。
辽饷一年五百二十万两,已经快把大明朝的骨髓都榨干了,再养一个蓟镇?
朱由检心中一笑,他既然来了,或许也并非养不起。
但他打算先把这个问题丢给即将上任的兵部尚书,先看看这些明朝人的方案是什么。
他翻开了第一份浮本,悲观主义者王在晋。
仍然耐着性子看完了他的整篇履历,但找来找去,也就是万历时在福建打倭寇时算是个亮点。
然而那已经是——27年前的事情了。
算了,连天启都看不上这人,将之贬去南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