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果然看到了周文仁的名字。
李崇微微頜首,心说朕果然没有看错人。
看来这个周文仁,不仅会来事,还是个有才学的。
看完这十二份考卷,李崇闭目沉思,在心里將这十二人做了个简单的排名。
依著才学而论,周文仁大概能排到第五,或者第六的样子,总之是进不了一甲头三名的。
但所谓科举,从来都不是只看才学,还是要看政治的。
毕竟不管是科举,还是別的什么国之大事,其终极目的,都是为了政治而服务的。
而周文仁以才学而论,虽然进不了一甲,但他出身东南,又是寒门学子,这便是他的加分项了。
李崇甚至还想著,听说这个周文仁尚未娶妻,似乎可以在宗室女子,或者是勛贵女子之中,为他择一良配。
如此一来,无疑对收拢东南士子之心,有著不小的助益。
李崇斟酌再三之后,便提起御笔,在周文仁的考卷上,画了一个圈,写了一个丙字。
所谓甲乙丙,甲便是状元,乙则是榜眼,而丙无疑便是探了。
也即是从这一刻起,周文仁从半年之前,连举人都考不上的穷酸秀才,一跃成为大乾朝的新科探。
人生际遇之奇妙,还真是玄之又玄,妙不可言。
第三日,便是殿试放榜的日子,此榜为了区別於会试的杏榜,乡试的桂榜,故而又被称为皇榜。
殿试放榜与乡试和会试不同,又有著截然不同的规矩和流程。
这一日,所有的新科进士一起进宫,在皇极殿向皇帝行叩拜之礼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1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