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眼下,將重瞳珠放到眼前,再精读一遍捲轴后,果然立即便发现了不同之处。
东瀛古籍其实多用汉字,而其国內过去的贵族也以较高的汉学造诣为傲,在市面上同样如此,越是正式的场合,越会使用较多的汉字,所以这份捲轴同样也是以汉字书写。
完全展开后,以竖向排列的文字就仿佛活了过来,略显飘逸、稍稍欠缺些工整的笔划在一阵模糊后,竟隱隱构成了一副图一一形似山岳,仔细看去,又是一位头戴二十四冕、手执玉圭的帝君,面目模糊不清,端坐看的姿势极具威严。
“——这就是泰山府君了。”
陈阳心道,不过此府君非彼府君,中土信仰体系中的东岳大帝,与阴阳术的泰山府君虽同出一源,实际却已是不同的两个个体。
神灵的形象源自於人心,是香火愿力的显化,同样也受地域的限制,在不同国度受不同人群供奉,逐渐地就会生出差异。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教派只要流传的时间一长,便会衍生出许多分支,甚至於到最后彼此视为异端。
话扯远了·陈阳將发散的思维收回,將目光重新集中在这字里行间浮出的形象上头。
眼前泰山府君的形象,自是代表该法门的精要神髓,而因捲轴是由土御门晴浩所写,
也即是由此人所掌握的程度转化而来,故而不尽不实,以至於陈阳若无重瞳珠助力,险些將其错过。
其实,相较於文字,图画才是能够包含更多信息的载体,也能表达出一些文字难以描述清楚的含义。
泰山府君祭之中,作为核心的,自然便是眼前这一尊神灵的形象。
任何以神灵为名、借用神力的法事中,与神灵的沟通是否顺遂,往往关係著法事的成败。而若是连对方长什么模样、具体有何神通都弄不清,自然不可能成功。
就像使用搬山符,诀窍在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