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查了。”荀攸拱手回道。
曹轩摸著下巴缓缓说道:“此次吏部派人前往徐州,御史台也派人同去。”
“诺,陛下。”崔琰立刻站出来回道,
曹轩乾咳一声继续说道:“荀卿,说说这第二个人吧。”
“第二人便是青州刺史阮璃了,阮璃和王璨、陈琳一般,都是大才子,但自从去年调任青州刺史以来,却多次被人弹劾,说其不语政务,整日游山玩水、饮酒作乐。
更离谱的是,临淄县令为了催缴秋粮,把拖欠赋税的乡绅抓了起来,阮璃竟带著酒壶闯进县衙,当场写了篇《悯士赋》,说县令苛政如虎,逼著他放了人。”
霍琰听得脸色铁青,冷哼一声道:“空谈误国。
青州本是鱼盐之地,赋税向来充裕,如今被他这么折腾,怕是要出乱子。
御史台也查到,他常与北海国的一群隱士聚在海边亭台,饮酒赋诗到深夜,席间还口出狂言,
说什么『为官不如为文,金印不如笔砚”,这等言论,简直是藐视朝廷法度!”
对於阮璃其人,曹轩不太了解,但却知道其子阮籍、侄阮咸皆是“竹林七贤”核心成员,尤以阮籍的《咏怀诗》名震后世。
曹轩皱著眉头对身旁的庞统问道:“校事府那边对此人的观感如何?”
庞统连忙开始翻阅文案,片刻后,他將一叠卷宗捧到曹轩面前,谨慎的说道:“陛下,校事府的密报倒不算少,但评价和御史台、吏部並无太大差別。”
“既然如此,那就安排阮璃第一批入京述职吧,朕倒要看看这位大才子到底意欲何为?”曹轩冷哼一声道“诺,陛下。”
荀或点了点头道:“陛下如此安排最为妥当,地方官员虽然有朝廷法度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