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冬天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,基本上3秒钟就能走1公里。误差0.1秒,最后对敌人的定位测距就有可能误差30多米。
“b组观测点,监听到9.2吋炮群开火时间,为17时55分36.6秒、41.2秒……”
“c组观测点……”
三组数据,都被精确汇报到了后方的210毫米重型榴弹炮营阵地上,汇总到了营长威廉.凯特尔少校那里。
少校收到后,立刻果断下令:“计算兵!立刻根据3组观测点相对坐标差、听到开炮声的时间差,解算双曲线!”
学过初中数学的都知道:
“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动点组成的轨迹,叫椭圆。”
“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常数的动点组成的轨迹,叫双曲线。”
a观测组、b观测组所在的位置,他们自行报点的坐标,在这道题当中,就是“双曲线的焦点”。
而布军重炮开炮的声音传到这两个点的时间差,乘以音速,就是这根双曲线的“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”。
(注:一般简易的监听开炮声定位敌炮兵阵地距离,是通过目测开炮闪光和听到开炮声之间的时间差,来测距的,利用的就是光速和音速传播的时间差来测距,类似于通过“看到闪电和听到雷声的时间差来确定雷电距离”。
但今天这个情节里,因为大雪的阻挡,双方都看不到对方炮口闪光,所以必须用更高级的多焦点双曲线解算法来解题。而且德军也必须等大雪天遮蔽炮口闪光,否则敌军居高临下视野好,你能看到对方炮口闪光敌人也看得到。必须是双方都彻底废掉视力纯靠听力的作战环境,主角一方才能赢得优势。怕这题的数学功底太硬核大家误解抬杠,所以特别解析一下。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