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时加强军屯管理,让边军部分自给自足以减轻民运压力。
逻辑清晰,角度刁钻,虽有些地方略显稚嫩,但这份见识和务实,远超一个府学生员的水平!
“王明远。。。”
柳教谕低声念出名字,指尖点了点这手好字。
这书法,若非亲眼所见,说是浸淫多年的名家手笔也有人信。
他眯眼回想,昨日李教谕带来旁听那个少年,身姿挺拔,眼神清亮,倒是有几分印象。
年纪轻轻,县案首,旁听第一日就写出这等文章……
柳教谕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弯,把这卷子单独放到一边。是个好苗子,值得多看几眼。
——————
批注完昨日的策论后,柳教谕来到课舍开始今日的经义课。
柳教谕声音不高,却字字清晰,仍旧是把微言大义掰开揉碎了讲。
王明远听得入神,在纸上飞快记录要点,偶尔抬头,目光与柳教谕碰上,对方似乎在他身上多停留了一瞬。
他心头一跳,赶紧低头。
经义结束后,柳教谕拿起那叠策论。
他先点评了几份府学里公认才子的答卷,分析优劣,点到即止。
末了,他抽出王明远那份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