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个名分。然而名分这种东西在不影响社稷存亡的时候毫无问题,可一旦到了国破家亡之际,拳头大才是道理。
谁敢保证朝廷西狩后,大侄子会不会被人来个黄袍加身?
总之绵恩这次要是差事没办好,被北海镇收拾个灰头土脸,回去后在宗室中自然就没了威信。即便他侥幸能把差事办妥,朝中的汉臣也会对他有意见。
其实绵恩已经猜到了嘉庆的用意,京城那边每隔三天都会有人南下向他传递密报。他带着人刚过了涿州,嘉庆就去了趟圆明园,分别召见了护军营、前锋营、骁骑营、内外火器营、圆明园护军营、以及健锐营的内外营翼长。他当时就明白自己这是被算计了。
可没辙啊,这属于阳谋。换成他是皇帝,也得这么干。
于是他在南下这一路上左思右想,最后决定只拿袁枚开刀,放过赵翼。究其缘由,还是袁枚在士林中的名声毁誉参半,很多理学派的汉人官员早就想收拾他了。而不动身在扬州的赵翼,主要是考虑到对方为官多年,而且曾在军机处任职,在官场上的故交太多,动他在汉臣中的影响太坏。
所以说啊,在满清严格的皇室教育下出来的皇子皇孙,除了性格问题,在政治斗争上就没有废柴;耍心眼搞手腕,一个比一个鸡贼。
想想吧,一个孩子从六岁起,每天从凌晨三点就开始上课,要学到下午一点,然后还要练习骑射到晚上七点。而且每天读书期间除了早饭午饭,只能休息一两次,每次不超过十五分钟。这样的生活要持续十年!
赵翼就曾在自己的笔记里有过感慨。他说像我们这种专门靠读书谋衣食的穷措大,都无法做到三点起床,而在尚书房读书的皇子皇孙们竟然天天如此!这帮孩子每天除了要学习四书五经,要学作诗,要跟满洲师傅学满语、学骑射,一直要到天黑才能休息。这样教育出来的人,学问如何不深?武艺怎能不娴熟?很多皇子皇孙都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