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:没有这些佛像,你就没有办法悟入空性;没有住持三宝,你就没有办法进入到理体三宝。慧远大师这句话,刚好跟《法华经》的开方便门,示真实相相符合。
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,又叫做梦东禅师,从小聪明好学,二十二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,他感到世间无常,觉得追求功名富贵没有意思,二十二岁因为病的因缘就出家了。出家以后,这个人不得了,看传记上说,这个人可以说是宗乘教义两融通,宗门当中,他广泛的参访临济宗的大师,教门当中,他通达唯识、天台、楞严、法华。
在他四十岁左右,他的师父,他的师父是临济宗的大师,往生了,就把寺庙交给他做住持。后来他将近五十岁的时候,遇到了净土法门,他除了念佛以外,带了很多的弟子念佛,最后他决定要离开临济宗的道场。他离开的时候,他的师兄弟就不满说:师兄啊,当初师父把这个禅宗的法脉交给你,你要弘扬禅宗啊,你现在要离开这个地方,那我问一个问题,你能回答,我就让你离开。
他师兄说: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娑婆世界是梦幻泡影,极乐世界也梦幻泡影,那你有什么好取舍的?你离开娑婆世界也是梦幻泡影,极乐世界也是梦幻泡影,那你为什么要舍此求彼呢?
彻悟祖师说:是的,这两个生命体都没有离开无明妄想,都是活在妄想当中,但是这两个梦是不一样的。他说:极乐世界是好梦,娑婆世界是一场恶梦;极乐世界是醒梦,娑婆世界是添梦。说你现在求生净土,另外一个不求生净土,两个人经过了一千年的时间,两个人都在做梦,是的,但是这两个梦产生的作用,是不同的。
一个人在极乐世界的一千年当中,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他的梦都是安乐的梦境;你在娑婆世界的梦境都是痛苦的,这是第一个。
第二个、他在极乐世界所做的梦,他梦境出现的都是诸佛菩萨,它有醒梦的作用、有对治梦的作用;你在娑婆世界做的梦,都是跟那些苦恼的众生,爱憎取舍、恩恩怨怨,不是报恩就是报怨,报恩的让你产生贪爱,报怨的让你产生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8页 / 共1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