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系缚,这样的一个凡位的菩萨,那发愿生生世世留在五浊恶世救度众生,是不可能做到的,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,这是能力的问题。
这个地方,先引用龙树菩萨的《智度论》说明这一个问题点,这个问题没有说明理由,只把结果讲出来。这以下论文,智者大师针对这一点来解释,为什么凡夫菩萨不能留在五浊恶世的理由。我们看第二段:
何以故?恶世界,烦恼强,自无忍力,心随境转,声色所缚。自堕三涂,焉能救众生!
为什么一个凡夫菩萨,不能生生世世在五浊恶世行菩萨道呢?因为你所处的环境,这个外在的因缘,你所面对的众生,是一个烦恼特别刚强的众生,你面对的不是一些讲道理的众生,这些众生都是不讲道理的,都是习惯性的随顺情绪的,这第一个。
第二个、你自己的内因也有问题。他不讲道理,你自己也没有我空、法空的忍力;这好了,对方也是情绪化,你也是情绪化,结果心随境转,声色所缚。我们的内心当中不能安住在我空、法空的真理,那只好向外攀缘,向外攀缘的结果,就一定受到外境的影响,心有所住即是非住。就是你心住在人事的因缘,这个人事对你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,被这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所系缚。
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我空、法空的智慧,我们就很容易受到外在人事的干扰,那这个干扰有两个结果:
第一个、你被这个杂染的因缘所干扰,就自堕三涂,焉能救众生!你生生世世流转,你刚好在哪一世当中遇到你的恶因缘,然后心随境转,就造恶业了。
《楞严经》讲到一个公案:频婆娑罗王的儿子阿阇世王,他过去世跟阿难尊者是同时发菩提心的,跟阿难尊者两个是同学,他发菩提心发得很早,多生多劫的积福积慧,今生做一个王子。虽然他做一个王子,但是他的因缘不太好,他跟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前生结下恶因缘,很难解开的,他父亲看到他就生气,他父亲非常讨厌阿阇世王,当然阿阇世王也感受到这样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1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