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,方法是错误的,没有厌离色身。我为什么念佛呢?我希望病赶快好起来,没有修厌离行,把所有的功德都用在表面上。
那个时候,他就真实的觉悟了,这个人是有善根的,他就辞亲出家了,出家以后就很用功。他这个时候是到莲池大师的一个道场出家,莲池大师那个时候已经往生了,出家以后修行,最后临终的时候,最后的七天,断绝一切的外缘、断除一切的饮食,七天不吃饭、不睡觉,为临终作最后的冲刺,念到最后,异香满室,安然坐化,整个房间都是莲华的香味,而且是坐着往生的。
我们今天回顾一下黄居士的修行方向:他刚开始的念佛是什么情形?没有厌离行,他刚开始是利用佛号要把他的病痛消灭,恢复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念佛,当然不能启动无量光、无量寿。它本来是一个摩尼宝珠,结果这个摩尼宝珠对你只是转成一个糖果而已。后来他心态改变了,他知道把色身治好不是重点,要远离色身,追求另外一个法性生身,这个时候他的心就真实的感应道交了,你看念到异香满室、安详坐化。我看那个传记,他出家念佛也没念多久。所以我发觉念佛不在时间的多久,你那个方法要对,就是你那个感应的方法要对,而其中一个就是厌离行。
这个就是说,你应该要先破障,破除我们的心跟阿弥陀佛功德之间的障碍。
我们看第二段的明欣愿行,这个讲正修:
二,明欣愿行者,复有两种:一者、先明求往生之意;二者、观彼净土庄严等事,欣心愿求。
净土的正行有两个:一个是讲到往生之意,讲到你求往生的愿力,你的目标在哪里,这是一个发愿的问题;第二个你念佛的方法,观彼净土庄严等事,这个地方是因为早期的念佛,你看智者大师、慧远大师都是观想念佛的,所以讲观想极乐世界的庄严等事。前面是讲念佛的目标,后面是讲到念佛的方法。
我们先看念佛目标,这个地方也是有两段:第一段是发明正义,第二段是引经正明。我们先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0页 / 共1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