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大乘佛法远离色身,它不能讲断灭,它一定要追求另外一个,它要发愿。
我们看下一段,那我远离色身怎么办呢?就是发愿:
又发愿,愿我永离三界,杂食臭秽,脓血不净,耽荒五欲,男女等身;愿得净土法性生身:此谓厌离行。
这个发愿太重要了!
就是说你这个念佛人,你不能只是念佛,你经常要有一个愿力,就是你心中经常要有一个想法:我希望在未来的生命的当中,要永远远离这个三界的业报身,这是一个杂食臭秽的色身、这是一个造业的色身、痛苦的色身。那你远离这个色身,你怎么办呢?愿得净土法性生身,我希望得到净土弥陀本愿功德所创造的法性生身,你要有这种想法,你才能够去启动无量光、无量寿的功德。
《净土圣贤录》讲到一个公案,在明朝末年,有一个居士叫做黄元孚,出生在一个读书的家族,他的祖父、父亲都是读书人,在朝廷上做一些小官。这个黄居士从小也读一些圣贤之书,但是结婚以后身体一直不好,没有办法做官,因此就闲居在家。他的身体怎么不好呢?得到肺痨病,严重的时候还吐血。有一次发作以后,就吐了很多的血。这个时候他的小舅子来看他,这个小舅子是有念佛的,就说:姊夫啊,你被病痛折磨成这样子,倒不如我带你去参加我们念佛会念佛,可能你心中有个皈依处会好一点。这个黄居士说也好吧,反正我现在生病,也不能工作,闲居在家,打妄想也是这样过,我跟你去念佛好了。诶,他去念佛以后,就有些好转。但是要是时间长没有去念就会再发作,就断断续续、时好时坏。
经过几年以后,突然间有一次,这个病发作得很厉害,吐了很多的血。这个时候他的小舅子又来看他,讲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,使他产生很大的觉悟。他说:姊夫啊,你有没有想过你死亡以后要到哪里去?这件事情就刺激到黄居士,他说:我念佛的目的,是为了要让身体好转起来,我继续的过生活,我哪有想到念佛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!他没有这种想法。这个时候,他一回光返照:哎呀,我过去的念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9页 / 共1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