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要求,我们取善业,我们厌恶罪业。我们告诉自己,这件事该做,这件事不该做,这也是取舍。身为一个有情众生,我们使令自己的生命——趋吉避凶,离苦得乐,这也是取舍。所以说,既然我们一定要取舍,那自然是去清净的国土,而放弃杂染的国土。这是正确的。
我76年读佛学院,79年毕业。佛学院里面有一个老师是修禅宗的。他有一次在他的道场讲《六祖坛经》。《六祖坛经》讲快完的时候,有一个学生就问那个老和尚,说老法师你们禅宗都不持戒。老法师说,你怎么知道我们禅宗不持戒?他说六祖大师说的,心平何劳持戒嘛。那么老法师说,那你的心平了没有?我的心没有平,我的心起起伏伏的。老法师说,你赶快去持戒。
因为六祖大师说,当你心平的时候,你就不需要持戒;就好像说,你已经到了彼岸,你就不需要船了。因为持戒的目的,是在调伏自己的烦恼;那么你烦恼消灭了,那当然不要持戒了,你任运持戒。所以我们在修行:
一定要把自己的目标跟过程弄清楚,你不能用目标来问难你的过程。
身为一个有所得的凡夫,我们要求自己不断的修行,不断的进步,不断的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这个就是取舍,这个是一种正常的取舍。那么这个道理也是这样,当我们求生净土,这也是一种正确的取舍,这样的取舍是随顺于无上菩提。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啊,如果说我们今天执著要留在娑婆世界,那么这样子也是取舍,这样也不合乎道理。
我们休息十分钟好了。时间也到了,休息十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