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强调世俗谛:因缘。你有不同的造作,它就有不同的果报出现。所以当我们在谈论空的时候,不能够忽略了因缘的假名、假相、假用。当我们讲空的时候,而忽略了假名、假相、假用的因果,那么这个空就错误了。所以说呢有智慧的人,他知道在因缘当中,炽然的厌离娑婆而求生净土。虽然真实的通达自性不可得,但是在取舍上,还是应该要远离杂染的因缘,而亲近清净的因缘,这才是所谓的“心净佛土净”。
愚痴的众生,他听到空的时候,为空所系缚,他心就停在空的地方。他不知道空有另外一面的因为一切法空,所以一切法有无量的可能性,这种因缘。所以有些人他听到空,由空所执取,对空执取;有些人听到有,就执取有。他不能把这个空有同时的观察,而达到平衡。“不达此理,横相是非”,就是经常会错谬因果。那么“瞋他求生净土”,一方面耽误了自己,一方面耽误了别人,很容易就会造成一种谤法的罪人,落入邪见外道。
这个意思就是说,在佛法的修学当中,其实我们应该要注意因缘;所以《法华经》上说,“佛种从缘起”。我自己学习空性,我觉得佛陀说空是有积极的一面,其实佛法讲空,它的讲空的目的,是要显一切法因缘生。讲空,不是佛陀的本意,佛陀讲空,是为了要建立十法界的因果。因为一切法空,因果才能够建立起来。所以我们在刚开始修学的时候,一定不能忽略了因缘的力量。
比如说我们今天学《法华经》,《法华经》当然是大乘佛法最圆满的一个教法。《法华经》它强调一个修行的概念就是:开方便门,示真实相。当然真实的谛理,一切的圣人内心是安住在我空、法空,所以内心当中他没有这种取舍的波动。但是一个人要悟入真实相,一定要有方便门。比如说这个房子,我们这个讲堂,如果没有那个门,我们不能进到讲堂;所以门本身不是讲堂,但是你没有经过这个门,你就不能进入到讲堂。佛陀的说法,是施设种种的方便。
比如说,这个文字就是个方便,佛陀说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。”佛陀觉悟了空性的真理,但是这个真理的信息要传递给众生,他必须要假借文字。因为人跟人之间信息的沟通,是假借文字。所以佛陀把这个圣道的真理,放在文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1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