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的雨渐渐小了,阳光透过云层照进来,落在那堆马齿苋上,竟透着点生机。王老先生看着徒弟手里的记录,又看了看苏晴带来的传单,突然叹了口气,拿起一把马齿苋:“小三子,再煮两副药,按赵大人说的,煮够一刻钟。”
(三)暖阁里的“防疫账”
苏州府的疫情快报送到京城时,陈默正在和林薇核对各地送来的“防疫物资清单”。桌上摆着张巨大的地图,用红笔圈着苏州府的位置,旁边标注着“已调金银花五百斤、皂角丸三千个、铜锅两百口”。
“赵磊说,隔离营里建了‘公共厨房’,所有食物都得煮熟了再分,”陈默指着地图上的小圆圈,“这法子好,能避免病从口入。苏晴那边怎么样?传单发下去了吗?”
林薇正在绣一面“防疫旗”,上面绣着个药葫芦,葫芦上缠着根皂角枝:“刚收到莲儿的信,说苏州府的药铺开始用‘新方子’了,王老先生还收了小三子当‘记录员’,每天记谁喝了药、谁退了烧——这叫‘病例追踪’,对吧?”
“对,”陈默点头,“就像赵磊查账一样,得知道每笔‘支出’去了哪,才能算出‘盈亏’。这病也一样,知道谁传给了谁,才能掐断源头。”
李德全端着碗药进来,是太医院按“新方子”熬的预防药:“陛下,皇后娘娘,这药得趁热喝。赵大人来信说,让宫里也按这方子预备着,说是‘全员预防’,不能大意。”
陈默接过药碗,热气模糊了他的眼镜(那是林薇找人给他做的“老花镜”,用的是西域的水晶)。他想起赵磊信里的话:“百姓不怕病,怕的是没人管。咱们把隔离营的粥熬得稠点,把药煮得热点,比说一万句大道理都管用。”
窗外的月光,透过药香照进来,落在“防疫物资清单”上。林薇绣的防疫旗被风掀起一角,药葫芦的影子投在地上,像个小小的盾牌。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