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出来。“您看,罐口加三层橡胶圈,就像咱们盖酒坛时垫的麻布,严丝合缝。”
老周凑到手机屏幕前,反复看了三遍,突然拍了下大腿:“要是真能成,以后去邻国安南运丝绸,就不用等半个月的南风了!”他立刻召集码头的六个船工,找来铁皮、铆钉和橡胶(去年陈默留下的存货),当场就对着草图敲敲打打,铁砧声在码头响了一上午。
(二)破庙惊变:薄荷水与暗道里的“前后夹击”
正午的太阳刚过头顶,李大人的随从就骑着快马赶来,马脖子上的铃铛响得急促。“小夏姑娘、阿哲公子,不好了!”随从翻身下马,手里攥着一张染了墨的纸条,纸条边缘还沾着麦麸,“黑商队的残余躲在城外的破庙,昨晚劫了给学堂送粮食的车,还放话说‘要找你们俩算账,把现代来的本事都抢了’!”
小夏的心猛地一沉——那车粮食是学堂孩子们半个月的口粮,要是没了,阿豆他们就要饿肚子。她立刻在后台发消息,附带纸条的照片:“陈默哥!黑商残余出来了,劫了学堂的粮车,怎么办?”
不到一分钟,陈默的消息就弹了出来,还附了张手绘的破庙地图:“当年我们抓黑商头目时,破庙后院有个暗道,能通到山后的小溪,是他们以前藏赃物的地方。让李大人带十个人从正面围堵,你们俩从暗道绕到后面,堵住他们的退路,别让他们从溪边跑了。”
林薇紧接着发了条语音,语气里带着急意:“暗道里常年积水,又黑又滑,记得带火把和防滑的草绳,再带点煮好的薄荷水——暗道里潮,万一受了风寒,能应急。”苏晴还补了张“暗道逃生示意图”,用红笔标出容易滑倒的积水坑。
阿哲立刻跑去学堂的兵器架,取了两把磨得发亮的短剑——是当年陈默留下的,剑鞘上还刻着“守”字。小夏则去厨房,把早上煮好的薄荷水装进两个葫芦里,又找杂役要了两捆草绳,绑在裤腿上防滑。两人跟着随从赶到破庙时,李大人已带着十个兵丁在庙外待命,手里的长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