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在宇文化及诸部周边,李善道早布下了众多的斥候,凡有风吹草动,他第一时间就能知悉。
魏征、屈突通、李靖、窦建德等文武诸臣,络绎到至议事帐。李善道立在沙盘边,已是俯瞰沙盘多时。见诸人到齐,他没有废话,扬起直鞭,点了点西边、东边,说道:“军报,宇文化及分兵一部,约万余人,南下向西,渡淇水,向朝歌城而进;其在东郡之驻兵,亦约万余,进至到了卫县的黄河对岸渡口。至於其主力所部,虽大都仍暂驻扎原地,然也已有先锋一部,约万余人,向南挺进,向我清淇而来。……诸位,我瞧宇文化及这架势,他是要与我军决战!”
隋承北朝,百余年战乱,许多郡县旋置旋废,入隋以后,杨坚、杨广两朝又先后经历过两次大的地方建制更改,不少的旧郡、旧县或被废并,或被改名。清淇、朝歌就是其中之二。这两个地方,原先皆是县。大业二年,两县皆被废,改置卫县,两县之地,都被并入了卫县。
但县虽被废,县城犹存。
清淇此城,地理位置不错,位处北边的卫县县城、南边的汲县县城之间,西邻永济渠,北距黎阳县城不到百里,之间隔着童山、大伾山等十余里山区,依山旁水,既利於守,也利於进。
因此,李善道选择的主力驻兵之地,就在清淇城。
朝歌城,便是商朝后期时的都城朝歌,位置在清淇城的西边,两城只隔了一条淇水,约三四十里地之远。朝歌城中,现也有李善道部的部曲驻扎,为王须达所部。
宇文化及部,分兵一部,西向朝歌;黄河东岸的东郡所部,亦同步推进,逼向卫县的黄河渡口;同时主力又出营南下,意图已是相当明了,这分明是欲三路并进,夹击清淇。
魏征都皆聚在了沙盘边上。
屈突通以为然,猜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