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乎难以抵抗;但说他运气差吧,彼时的地形又不适合大规模兵马摆开阵势。阵势摆不开,杀伤力便要大打折扣。两军刚一交战,即便有悬殊兵力,天平也没一下子倒向中部盟军这边,反倒让康时施展出文士之道,引动全军士气,构建出强大坚固的防御壁垒。
壁垒并未坚持多久。
因为盟军援兵之中有高阶武将坐镇。
还是专门破甲的高手。
一时,两军交战处的情形像是有无数台绞肉机开足马力,直到杨英赶来一箭偷袭成功才将天平勉强稳住。又僵持半多时辰,钱邕援兵也从山体两侧杀来,两军整体兵力差距极大缩小,从这时开始,康国这边才隐约占上风。
两军厮杀近六个时辰。
盟军损失接近四成才撑不住暴露颓势,之后才是穷追不舍撵着盟军追杀了七十余里。
传信兵内容简短,沈棠听出了凶险二字。
“……你说,盟军撑到损失四成?”
这个比例相当恐怖了。
寻常精锐损失达到两成,军心就开始动摇了。军心动摇,士气就暴跌,连带着军阵防御和攻击都大幅度下滑,之后恶性循环。占优势一方的优势会越大,处劣势一方劣势也越大,拖延战线,将损失拉到三四成,败方基本没有翻身的余地。撑到这一步才开始颓丧,无一不是精锐中的精锐。康季寿这是碰到硬茬?
不仅是硬茬,还是非常硬的硬茬。
沈棠又问:“钱邕为何没及时赶到?”
她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