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,在二马帮里也挂了名。</p>
郑家这公的不干人事,母的那人也十分拟人。</p>
郑家婆娘原本是大户家里的通房丫头出身,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委身下嫁给了郑大,仗着有几分姿色没少撩拨闲汉,就连郑大那弟弟据说都跟这位嫂子捣过浆糊。</p>
除了不安守几分之外,郑家婆娘也深得“骂穿肠”的精髓,为了针鼻大小的事情,都能跟邻居破口大骂,从祖宗十八代数落到子孙万万年。</p>
论起不得人心,郑家公母俩在这条巷子里要是数第二,没人能跟他们争第一。</p>
而此时发生在王老儒生家里的闹剧,也正是由郑家这对公婆引起来的。</p>
别人来占死去老王的便宜,都是尽可能装作不认识,谁进来之后,简单拿了自家需要的东西、最多一两件也就出去了。</p>
可是这郑家公婆居然因为看上一个王老儒生平时研墨用的一方砚台,所以和一个叫老朱的鳏夫闹了起来。</p>
老朱说那块砚台想拿回家,说是想留给自己儿子以后读书时用。</p>
郑家婆娘却讥讽老朱说:“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儿子天生就只配去打洞。你个老鳏夫,儿子能不能养大都说不定,还想着让他以后读书,纯粹是想屁吃。”</p>
郑大顺着自己老婆,说家里正缺块石头垫桌子腿,还直接从老朱手里抢那块砚台。</p>
结果和老朱争了起来,也不知是谁一时失手把砚台落到地上,摔了个四分五裂。</p>
郑大这下可气坏了,抬手把老朱打翻在地,还得势不饶人地把老朱一顿狠捶。</p>
老朱那小儿子哭着护向自己老父亲,可却被气上头的郑大甩到一旁,脸上也挨了一巴掌,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。</p>
邻居们有看不下去的,纷纷出言指责郑家这公母俩不当人。</p>
郑家婆娘一下子来了精神,叉着腰站在院子当中,手指连比带划拉地和街坊对骂起来。</p>
“你们这帮猪狗辈,惯会耍嘴皮子,就跟你们不想占便宜似的!</p>
王家那婆娘,你之前不也进了这院子,拎了两个笸箩回家?</p>
还有李狗儿你个老帮菜,平时你就没少偷看老娘吧。</p>
怎么着,你忘了上回还想趁着我家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