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车里装的可不是老百姓平日里使用的井水,而是专门从西直门外的玉泉山运过来的山泉水,
作为明清两代的宫廷御用泉水,
自从满清灭亡以后,这些山泉水就流入民间,成为北平少数上层人士和高档场所的标配。
电车穿过西四牌楼来到阜成门附近的缸瓦市车站,
这里无数的商人、伙计牵着驼队、赶着驴车,前往各个城区运送煤炭。
越过皇城,
电车慢悠悠的停在天安门广场前,由于何雨柱乘坐的是环城电车,到了这里就得下车了,
背起何雨水向南穿过中华门来到西交民巷,
此时的西交民巷跟昨天看到的大不一样,
相当多的商人和士绅在这里排队,等待着银行开门领取兑换号牌,
只不过由于号牌稀少,
甚至因为一些奇葩的理由当天可能不发放号牌,
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铩羽而归。
穿过前门楼子,父子三人就来到了熟悉的外城,
作为整个北平最为繁华的商业区,正阳门大街异常的热闹,
车水马龙的大街上,熙熙攘攘的行人,肥头大耳的男士、红光满面的富家太太,坐在瘦小车夫拦着的黄包车上高傲且悠然自得的匆匆而过;
各种粮店、杂货店的掌柜、小二,替客人搬运着各种各样的货物。
每到这时候,
平常只能闷在屋子里的何雨水总是显得异常兴奋,
在哥哥背上不停的东张西望,叽叽喳喳的说着感兴趣的人和事。
当然,除了正常做买卖的商铺和客人,
正阳门这样的繁华之地自然也少不了会滋生自己黑暗的那一面,
隶属不同部门的巡警、不同帮派的混混,耀武扬威的在大街上走来走去,不时从路边的摊贩那里收取孝敬,拿起水果、糕点塞进嘴里,
摊主但凡露出一丝不对的表情,少不了就会挨上一顿毒打。
跟着熙熙攘攘的行人来到正阳门大街和珠市口大街的十字路口,转身向西,很快就来到位于珠市口与煤市街交界处的丰泽园。
此时丰泽园门前也是十分热闹,
挑水工祝永长带着几个同伴正按照玉泉山泉水、井水、河水等不同类别、不同用途,
把水挑进丰泽园存放到指定地点。
笑着和挑水工们打了个招呼,父子俩走进丰泽园,
接着和拿着笔墨、算盘正在柜台里盘账的泽园掌柜栾学堂打起了招呼。
栾学堂抬头看着何大清父子三人笑了笑,然后又皱着眉低下头去,好像遇到了什么烦心事,
何大清顺嘴就问道,
“掌柜的,您这是遇到难事儿了?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