亏没说这会就教,否则孩子问她,她答不上来多少有些丢人。
“娘,你现在就教吧,这会就有时间。”刘三河盯着书,眼里闪着渴望。
真是怕啥来啥,郁知秋淡定地收起书:“这不是启蒙书,不适合用来识字,改明儿我去买两本启蒙书回来再教。”
刘二毛巴不得多等等,头一个起身往外走:“娘早些睡,我回屋了。”
当哥哥的走了,刘三河和刘百灵也不好意再磨蹭,也起身回了自己屋。
三个孩子一走,郁知秋肩膀松下来,心里默默想着,日后教孩子时自己必须提前预习,万不能出现被问到答不出的情况。
不止郁知秋松了口气,刘二毛也是如此。
幼时他娘也教过他识字,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,却让他到如今都忘不掉。
吃饭要先把字认出来再吃,睡觉前也要认,出去玩更是不要想。
他本就不聪明,着急之下一个字都记不住,把他娘气得一见他就流泪。
几个月后也不知是不是他娘认识到他不是念书的料子,突然没再提起念书的事。
都过去这么多年了,他娘咋的又想起教他们识字了。
刘二毛摸不着头脑,琢磨半晌后叹了口气闭上眼睛睡觉。
唉!学就学吧,娘早跟以前不一样了,这一次还有弟弟妹妹陪着,不是他一个人。
村里找刘满堂卖竹耙的人一个接一个,这东西不贵,用起来方便,大伙瞧了都挺心动的。
光村里的就够刘满堂编一阵,他暂时没有时间编出多的来拿去镇上卖。
郁知秋又想了好些现代有意思的竹制品说给刘满堂,让他有时间琢磨琢磨,能卖出去多挣几个钱也好。
老头子精神好,精神抖擞地砍竹子编东西,从早忙到晚也不闲累。
转眼又到逢集日,郁知秋和刘二毛起了大早跑去镇上拿回她定制的锅和炉子,需要用的食材也一并买了回来。
“娘,这是锅吗?这么浅怎么做饭啊?”刘三河好奇地打量着平底锅。
郁知秋打量着平底锅,露出笑容:“这口锅能煎能炒能烙饼,用处大着呢,三河,你去把猪皮上的毛拔一拔,拔干净些。”
“娘,我跟二哥一起去。”刘百灵蹦蹦跳跳跟着哥哥跑去院子里。
等了这么些天,终于可以动手做她要卖的吃食,郁知秋心里带着隐隐激动。
做生意要考虑天气,天气渐渐变冷,卖些热乎的吃食大伙更喜欢,要说热乎,那自然是带着汤汤水水能暖胃。
可惜她住在村里,离镇上有些距离,要卖有汤水的吃食太不方便,她想了好几天,决定卖生煎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