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昭同:宽阔野蛮的母亲,我很喜欢这个意象。
记者:那您作为一个母亲,对您的孩子会有什么期许呢?
宁昭同:我希望他们也能野蛮一点,尤其是我的女儿们。她们是女人,有卵巢、子宫和生育能力,上天赋予她们创生的能力。如你所说,这样的能力是承载自大地山川的,于是我希望她们能生气勃勃,甚至如野兽一样蛮横。她们在血和痛苦里被分娩出来,她们会具备面对一切的能力,直至成为自己完全的主宰者。
记者:非常动人的期许。您的先生赞同您的育儿观念吗?
宁昭同:要获得他的赞同实在是有点难,他更喜欢说一些“文胜质则史,质胜文则野”的话。但女儿身上我的基因占了更大的一部分,我对生育她花费的精力也比我的先生多得多,所以我先生的话语权比不上我。当然,我们的女儿从小就很有主见,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只是选择尊重她,而没有什么“期许”的余地。
记者:您会觉得,您对女儿的期许,和对宁昭的评价之间,有一些冲突之处吗?您批判宁昭,基于一种现代的平等的观念,可您对女儿的期许,却是来自最原始的社会状态。
宁昭同:我不觉得存在冲突,这本身就是两个维度上的事。对宁昭的评价里,我谈论的是一种政体,或者更准确一些,是大部分人的生活,是一个公共议题。而我女儿的教育问题,不会也不该成为一个公众议题。何况,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区别还是很大的,我们取原始社会的某些气质,取现代社会的制度精华,不冲突啊。文明其精神,野蛮其体魄嘛,虽然我觉得某种意义上精神野蛮一点也是好事。
记者:您的孩子现在是没有上学了吧?
宁昭同:没有在学校里上学,每天还是要学不少东西的。
记者:是什么考虑呢?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1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