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,一直来到案前面。
锺隐再次执起了画笔,这一次,他又画了几根竹子,接着,还有一个人。
如此,布局就很清楚了。
先前七棵竹是近景,后面竹子与人则是远景,似是在竹后,窥看远方之人。
一眼看去竹影摇动,人影依稀,虽无他物,却仍使人感觉到月华流转,遍地生辉的月夜人竹。
李珣不是行家,却也觉得这画很怪,似乎布局临时改换,虽然后面也算布置得不错,可是笔力已尽,但人竹相衬,暗换月色之法还算巧妙,其余严格来说,不过平平而已。
果然,锺隐叹了一口气,将此画放在一边,换了一张纸,继续作画。
下一幅便要好得多了:竹影错落,浓淡有致,细看去便有一股清逸之气扑面而来,竹木成帘,目有尽而意无穷,倒似要引人去画中一般。
李珣低赞了一声。
锺隐停了笔,回过头来看他:﹁这幅你喜欢?便送了你吧。﹂
李珣一愣,旋又大喜,锺隐的手迹可是珍贵得很,虽然不是剑谱秘诀,但只凭他的名声,这幅画便是无价之宝,拿回去妆点门面,也是好的。
这算是意外之喜了。
李珣也不虚伪,忙躬身谢过。
又听锺隐道:﹁不过,我倒想听一下,你觉得这幅画笔法走势如何?﹂
这是考试吗?李珣有些紧张,他的丹青造诣,还是小时候听王府先生讲的,不过俗世之法,在通玄界也不知行不行?万一出乖露丑,那该如何是好?
心里紧张,他外面却不迟疑,走到画前,凝神看去。
才顺了两笔,他轻咦了一声。
锺隐在一边微笑:﹁怎样?﹂
李珣却是充耳不闻,手指却在隐隐颤动,到了后来,干脆凌空虚画,咄咄有声。
锺隐也是一怔,在旁赞了一声﹁好﹂,而这个赞美,李珣却是听不到的,他现在心中全被这幅画占了。
这哪是什么墨竹图?这分明就是一套精微的剑诀!
李珣对符纹之术,已敏感到了极致,对笔法走向等细节问题从不轻忽,几乎已到了看着一张图,便要找到它笔力发端、轨迹的地步,因此他才能一眼看出这幅画的妙处。
以他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1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