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的脸上,少有农人春种秋收的闲散期待,也缺乏士子吟风弄月的清高从容,更多的是被生活与规律节奏同化后的专注、被辛劳刻印的疲惫,以及对眼前这份能养家糊口、甚至可能改变命运的生计的全然投入,一种全新的、建立在工业齿轮精密咬合之上的生活节奏与社会形态,在此野蛮而蓬勃地生长着。
“这里...变化好大,”赵吉喃喃着,目光好奇而略带茫然地扫过街边绳子上晾晒着的、沾满油渍的各色工装,扫过在狭窄巷弄煤灰堆旁追逐打闹、脸蛋同样黑乎乎却笑得异常响亮的孩童,“我记得之前叔父你带我来的时候...”
“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足够改变很多东西了,”顾怀说,“工业区划从来都有野蛮生长的特性,它的生活节奏核心特性和如今的任何一个城池都不一样,无论是谁来到这里,都只会被同化,此地汇聚了北境乃至部分江南的能工巧匠,征募了数万流民劳力,更有幕府统筹、朝廷拨款,加上清池本身的盐山之利和便捷水运...人力物力汇聚一处,日夜不息,才有今日的气象。”
一道极美的女声也在车厢里响了起来,坐在顾怀身边的崔茗给他沏好了茶,很难得地主动开口道:“这些工装都是王爷亲自画出来的,一开始还觉得和大魏如今的服饰格格不入,但的确很适合这里的人日常生活,还有那些从王爷口中被沿用下来的称呼,如今也已经成了一种惯例。”
顾怀接过茶盏,略显尴尬地摸了摸鼻梁:“让你这么一说,倒显得我打仗之余,尽琢磨这些匠作琐事了...”
崔茗笑笑,没有再去揭穿顾怀为了这个工业区投入了多少精力和心血,设计工服这种小事算什么?从最初的规划图纸、工匠招募章程,到后来的安全管理条例、工分激励制度,甚至工匠们居住的“工寮”样式,他都亲自过问甚至手绘过草图,可以说,除了北伐战事,他倾注心血最多的,便是脚下这片轰鸣的土地--而刚刚结束的战争,也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这份投入的价值。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