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别是现在网络时代,无论在哪都能获得和大都市的人一样的资讯,跟待在那里没有太大关系。”
\n
“目前《三体》的销售情况如何?
\n
“获雨果奖前统计的数字大概是70多万套,200多万册。获奖之后增长迅猛,尤其是《流浪地球》上映之后,但还没有准确统计,估计现在应该到800万册。”
\n
“我觉得您的短篇小说很多很完美,比如结构方面,长篇小说,像《超新星纪元》场面就太过宏大了。”
\n
“短篇基本是长篇的梗概,当时基本发不了长篇,只能写成短篇。如果当时能写,大部分短篇都会写成长篇。”
\n
几个问题问的杨兰有点怀疑人生…
\n
其实《杨兰访谈录》经常遇到这种问题!
\n
比方说她采访季羡林。
\n
“你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,回到中国,到底是什么驱使你回国呢?”
\n
她已经预设了答案:一党的感召;二对祖国的眷恋;三在美国受到种族歧视等等…
\n
季教授就一句话:“钱多!”
\n
顺便解释了一句,当时一个副教授每个月五十元,一个正教授每月八十元。而当时一石谷只两元钱,薪水和物价实在很悬殊,因此他选择了回国…
\n
杨兰很失望,但是仍不死心:你看燕京大学怎样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?
\n
季教授:燕京大学本来就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。还不存在如何成为的问题。但要更进一步,主要是钱的问题、教育经费的问题,如果没有钱,就请不到好教授,就不能把学办好,其他什么都是空话。现在讲教育是什么什么都是假的,投入不增加,说得再好听都是假话。
\n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