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军机处办事时,右参军主持日常军务。参军之下,设同知、佥事各一人,辅佐军务。
相比于军政府,赤军部门设置要精简得多。一方面,军务不像政务那般繁杂。另一方面,军权贵在专一,军情往往紧急,需要立即处理。
军谘府内设作战局、教导局、后勤局,分掌军令、军政、军备,另有武备学堂、粮台等直属机构。
若有大的战事,若丹初亲征,则设立元帅行辕,否则,必拜将出征,设立将军行辕。行辕皆从军谘府抽组骨干参谋,为前线指挥机关。
有军谘府作为赤军统帅机关,军政府兵房的职权大为削弱。二者的关系,有点类似明初都督府与兵部。后来,明朝兵部职权不断上升,五军都督府职权不断削弱,反而成为武将养老的地方。
战争年月必须要集中权力,设立军政府、军谘府实有必要。参军、参政虽主持军队、政府工作,但实际上都是丹初的僚属。以丹初的威望,还用不着担心大权旁落。
军谘府统领所有赤军,目前赤军有三大兵种,战兵、守兵、民兵。
战兵主要负责野战,目前主要有七支战兵,即一支亲兵标、四支步兵标、一支水师标、一支辅兵标。
守兵主要负责守备,目前主要有四支守兵,即南宁守备营、昭平守备营、昆仑关守备营、镇南关守备营,总人数不到三千。
民兵由军政府负责编练,平时配合守兵、军政府维持治安、开展生产互助,战时配合战兵拥军支前。军政府主管民兵,平时可函调守兵剿贼,协助维持治安。
到十一月,军机处、军政府、军谘府、行御史台、行大理寺相继成立,走上正轨。尤其是军机处、军政府、军谘府的设立,使得最重要的决策权、行政权、军权得到统一,根除了明朝党争激烈、政出多门的弊政。顶层权责清晰,效率倍增,小政权初具雏形。
丹初也从繁忙的军务、政务中解脱出来。
迎娶李翠微后,赤军与忠贞营的关系彻底稳固。他终于腾出手来,策划谋取浔州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