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敌人是自己
“五虎”咆哮朝廷,朝臣对“五虎”恨得咬牙切齿。除“虎皮”刘湘客外,丹初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印象。
“虎头”袁彭年,湖北公安人,“三袁”袁中道之子。隆武二年,李成栋、佟养甲率清军攻入广东。袁彭年时任广东学政,署理布政使,降清,替佟养甲起草告示,中有“金钱鼠尾,乃新朝之雅政;峨冠博带,实亡国之陋规”之语。
袁彭年为“五虎”之首,一直想入阁辅政,过一把大学士的瘾,在五虎中最为嚣张,屡次在永历帝面前出言不逊。永历帝甚至说过气话“以后官俱听袁彭年升除罢”,责备袁彭年干涉朝廷用人大权。
“虎皮”刘湘客,为丹初旧识,陕西同乡,常为赤军代言,人品姣好。历史上,刘湘客隐居山中,郁郁而终,是“五虎”中唯一一个守节不降的。
“虎尾”丁时魁,湖广江夏人,为人最恣肆。大学士朱天麟拟旨讥讽“五虎”,丁时魁大怒,迁怒于首辅严起恒,纠集言官十六人进内阁,欲殴打严起恒。严起恒得信,避之,大学士朱天麟受之,不堪其辱,乞休,上再三挽留。
内阁为朝廷中枢重地,首辅有宰相之名,丁时魁竟敢如此大胆,置朝廷体统于何地?
“虎牙”金堡,浙江仁和人,崇祯十三年进士,遥柄言路,逮谁骂谁。譬如陈邦傅,金堡上疏称其“十可斩”。历史上,金堡为了不留辫子,做了和尚,但和黄宗羲一样晚年失节,甚至还为尚可喜作《平南王元功垂范》。
“虎爪”蒙正发,湖广崇阳人,贡生出身,人品最污。不过,他著有《三湘从事录》,王夫之又为之作墓志铭,使他在史书上身价陡增,实际是个惯于钻营、百无一用之人。
朝廷迁到梧州,脱离东勋地盘,五虎失去倚靠,立即失势。上至永历帝,下至大小臣工,早就对五虎恨之入骨,立即将其打入诏狱,先打了一顿板子。金堡最招人忌,挨打最重,被打断了双腿。
钱秉镫与刘湘客、金堡等人关系颇深,今日求见,正是为了营救五虎。
他见识颇高,对“五虎”另有高见,说道:“爵帅,金堡、丁时魁等入朝,全恃瞿阁老标榜之力,先挟阁老倾同朝,压东勋;再合东勋胁主上,驱群小。
“瞿阁老留守桂林,声气阻绝,反被金堡等人所遏,竭心力、物力而奉之。金堡入朝,阁老不论关防衙门必寄揭帖,以示倚重之意。故有识者曰,‘留守亦是勋镇气息’。”
这是什么意思?丹初有些不解,钱秉镫要拿瞿式耜压自己?还是在暗示“五虎”为东勋声气,必须出手营救?
说实话,这“五虎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