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喜只能想办法从江西或者福建调集红夷大炮,要么需要翻越大庾岭,要么需要远涉重洋,皆非良策。
广州附近水网密布,既然石井河口不好走,赤军继续溯江而上,到沉香沙水域登陆。
下午申时,南路军主力抵达沉香沙水域,在珠江东岸强行登陆。清军试图阻止赤军登陆,奈何没有红夷大炮,只能望江兴叹。
明军以船炮轰击清军,很快清出两处登陆场。赤军在右翼登陆,王兴义师在左翼登陆。兵马雄壮,绵延数里。
尚可喜不敢怠慢,亲自率军阻击,在石井河对岸隔河列阵,不敢轻易渡河。
岑丹初得信,不慌不忙,下令从容扎营,并不急着渡河交战。这次援救广州,明军做足了准备,在数量上、在水师方面都有优势,排兵布阵得心应手。
清军失去了水师,各处呼应不变,相当被动。
当天,明军在珠江东岸登陆近一万人马,连营三四里。赤军亲兵标、炮兵标五千人登陆,连夜修筑营垒。清军试图夜袭,但被石井河所阻,只派来少量精兵,无碍大局。
次日,明军并未渡河,亦未南下进攻石井口,转而北上三江口,水陆并进,准备进攻大洲岛。
三江者,流溪河、西南涌、白泥水道也。三江在三江口汇合,形成西航道,经沉香沙、沙面两处江心洲,可以直抵广州。
大洲岛则位于白泥水道、流溪河交汇处,是一处江心洲。清军水师实力不足,无力封锁三江口,只得退而求其次,在大洲岛设置火炮,又在流溪河、白泥水道两旁设置木栅,沉以沉船,试图阻止明军进入流溪河。
流溪河是条大河,溯流而上可通往从化。此外,金利、慕德两处重镇均位于流溪河北。
赤军夺取大洲岛,便有望控制流溪河,与进攻金利、慕德的李元胤、马宝部联成一片。相反,清军将被分隔开来,广州前线的尚可喜、耿继茂后路受到威胁,只能撤围,逃往从化。
下棋有棋眼,大洲岛就是广州战局的棋眼。丹初用兵,不说已出神入化,至少可称得上是得心应手。战场主动权稳操于手,令敌军疲于奔命。
大洲岛为两军必争之地,清军已在此部署重兵,还配备了红夷大炮。尚可喜仍不放心,只得快马加鞭,亲自率部增援。清军本处于内线作战,但被石井河所隔,反而要绕远路走渡桥,颇为狼狈。
未时,赤军水师抵达三江口。第一标抢先发起进攻,先用三版、长龙进攻,船炮威力太小,反被清军炮台击毁数艘。若要强攻,伤亡必大。第四标、第五标接着又上广船,广船火力同样不够,比不过岸基红夷大炮,同样败下阵来。
汉军八旗擅使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