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器,果真不假。赤军水师刚大捷不久,官兵颇有骄气,经此失败,颇有收敛。
炮兵标赶到,推出了大杀器-十成炮。十成炮也是红夷大炮,只不过分为九节,临战旋接而成。红夷大炮向来笨重,动辄几千斤,运输不便,不能野战。十成炮却可把炮管分成十节,每节几百斤,机动性大为增强。
炮兵标编制一个十成炮营,共有九门十成炮。此战是十成炮首次用于实战,炮兵标人人振奋。标统费雷拉督率士兵把火炮运至三江口以南二里,在此组装火炮。
未正时分,九门十成炮营准备完毕。费雷拉把炮营分为两组,左翼四门,右翼五门,彼此隔开两百步。右翼留在原地,发炮射击清军大洲炮台,压制敌军火力,左翼乘机前进,每一百步一交替。
亲兵标配备定虏式步枪、劈山炮、冲天炮,掩护十成炮营侧翼。另有王兴义师数千,沿石井河西岸前进,与清军隔河对峙。
尚可喜率援军在石井河东岸,见明军势大,不敢渡河截击。明军携带了九门红夷大炮,更令清军惊骇。红夷大炮为攻坚神器,有此大炮,大洲炮台必难保全。
与其增援大洲,不如围魏救赵。尚可喜当机立断,决定亲率一支奇兵,调兵南下,从石井河口渡河,袭击明军大营。耿继茂统摄援军,继续增援大洲。
申时,赤军陆师逼近大洲,双方使用大炮对射。清军在大洲岛、流溪河两岸设有炮台,但只有四门红夷大炮,配置比较分散,在火力上处于弱势。流溪河南岸炮台距赤军最近,遭受炮击最烈。不到一刻钟,炮台被毁,守军死伤惨重。
就在这时,斥候飞马来报:“报大将军,鞑子从石井口渡河,袭击我军侧背。”
赤军行军打仗强调“结硬寨、打呆仗”,在沉香沙以东建有营垒,留有一千人马守护大营。不过,陆师登陆后,在大营处堆积了不少物资,自保当无问题。王兴的义师战斗力一般,不习野战,不一定能挡住清军的袭击。
丹初不为所动,说道:“兵怎么练,仗就怎么打。等攻下大洲,再回师救老营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