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0章 陆战大捷
大洲为两军必争之地。明军集中主力进攻大洲,清军不能坐以待毙。尚可喜兵分两路,一路经石井河口渡河,袭击明军侧背,一部在流溪河南岸渡过石井河,增援大洲守军。
丹初不为所动,率领赤军主力继续进攻大洲。王兴率所部义师东出,阻击清军援军,屏翼赤军攻取大洲。沉香沙大营由留守兵力守卫,闭营不战。待明军夺取大洲,沉香沙大营自然无恙。
此次援广,赤军陆师只出动亲兵协,战兵只有骑兵标、炮兵标、亲兵标三标,总数不到八千。骑兵标战马众多,没有南下佛山,随李元胤一道进攻金利。
除去留守三水、佛山、沉香沙大营的兵力,赤军可用于进攻大洲的战兵只有不到五千人。打仗就是这样,纸面上的兵力再多,可投入到前线作战的终是少数。
沉寂已久的战场,此刻终于硝烟四起。不管清军如何布置,不管李元胤、马宝在金利、慕德战绩如何,丹初率赤军死死咬住大洲,势必夺下大洲不可。
此棋眼也,赤军夺下大洲,佛山、三水、广州便可联成一气。清军后路受到威胁,势难长久,必须得从广州撤围。
因此,丹初亲自督师,以最精锐的亲兵标、炮兵标进攻大洲。
申正时分,经过半个时辰的炮击,大洲三处炮台相继哑火。
赤军水师出动三版小船,绕过江口沉船,在大洲江心洲登陆,争夺炮台。亲兵标第一营、第二营抵近流溪河南岸,强攻清军木城。
木城外围的木栅已被十成炮轰烂,赤军两营亲兵冲入城内,与守军展开白刃战。
赤军还未夺下木城,王兴义师已经战败。清军从东面乘胜而来,意欲增援木城。
友军不给力啊。王兴在粤东小有威名,却未尝与清军大战,麾下义师战斗力一般,着实难堪大任。义师就是这样,只能充当辅兵、守城兵,只有在水战中独当一面。若论陆上野战,义师实非清军敌手,经常耽误大局。
大洲南翼木城已经遥遥欲坠,只因援军到来,守军士气复振。
赤军两营亲兵继续进攻木城,丹初横槊立马,指挥赤军列阵,准备迎击清军援军。三营亲兵位于中间,炮兵位于两翼,剩余少量骑兵、辅兵位于阵后,护卫主帅。
与其他标不同,亲兵标共编制五营主战亲兵,人数高达三千五百多人,是全军最大的标级部队,全部换装定虏式步枪,名为亲兵,实为轻火器部队。
清军格外奸诈,驱使王兴败兵冲击赤军战阵。败兵亦急于逃命,见两翼皆有清军骑兵,只能乖乖向前撤退,完全不顾前面就是赤军同袍。
这些义师,真是成事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