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,败事有余!
“拦阻射击!”丹初下令,赤军炮兵开火,在败兵前面织成一道火网。
四门十成炮调派过来阻击清军。“咚咚咚咚”,四发炮弹相继出膛。此炮威力相当于两三千斤红夷大炮,炮弹初速极大,炮弹所及,不论人马,全部撞成肉泥。落地之后,炮弹还可形成跳弹,如打水漂,可继续打击纵列之敌。
义师败兵、清军追兵,顿时人仰马翻,惨叫连连。拦阻射击起到了奇效,义师败兵调转方向,由向西转为向南,望沉香沙老营方向逃去。
清军志在增援大洲,不能南逃,只得以义师败兵为掩护,仓促列阵,准备交战。
他们不名所以,以为赤军携带了红夷大炮,只得仓促应战。耿继茂一向奋勇,统领新编练的火器营在前列阵,要与赤军一决高下。
去年十月,尚可喜、耿仲明军中窝藏逃人,被满洲贵族告发。满清经过廷议,拟削去尚可喜、耿仲明王爵,各罚银五千两。多尔衮正要驱使二人卖命,决定以“航海投诚”有功为名,宽大处理,免予削爵,罚银减为四千两。耿仲明尚未收到消息,就畏罪自杀。多尔衮决定由尚可喜统领平南、靖南两藩兵马,耿继茂以阿思哈哈番的爵位继领靖南藩兵马。
阿思哈哈番也就是子爵,与靖南王爵相差甚远。耿仲明南下广东后,作战颇为卖力,想赢得清廷青睐,尽快袭封王爵。
孔有德、耿仲明两藩擅使火器。耿继茂听说赤军以鸟铳结成方阵,竟能与满洲八旗争高下,亦受到启发。他集中全藩鸟铳,组成了一营千人规模的铳兵,称之为火器营。
赤军有红夷大炮,清军不敢稍有停留。耿继茂亲自督率火器营,冒着赤军炮火加速前进。红夷大炮威力虽强,但射速太慢,只要两军相接,耿继茂仍有取胜的把握。
看清军这么想接战,赤军干脆原地不动,等待清军进攻,以更好地发扬火炮的火力。
近至一百步时,三十多门劈山炮同时开炮,清军前锋纷纷倒下,上百人当场毙命,血流成河。这些清军,或为东江镇老兵,或为各地征召的绿营,多为久经战阵的精锐,竟能临危不退,继续列阵前进。
孔有德、耿仲明、尚可喜、沈志祥等三王一公,在八旗中有着特殊的地位。三王一公皆出身于东江镇,而东江镇与后金渊源莫浅。故皇太极在世时,对三王一公相当礼遇。三王一公亲族列入汉军八旗,所部兵马却并未列入汉军,仍由三王一公独掌,其待遇与汉军相同,远超绿营。
永历三年春,三王奉命扩编兵马,各地绿营踊跃加入。三王从容挑选,所部四万兵马颇为精锐。尚可喜、耿继茂突破梅关进入广东后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