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对。
枢密处只有左参政俞厚基、左参军方以智两名委员,今日议题重大,特增加两人列席:情报局长冯加礼、秘书局长杨云卿。
冯加礼首先介绍了前线军情:
清军兵分两路,东路经镇峡关,攻占灌阳、恭城。恭城属平乐府,与平乐、阳朔邻近,属于焦琏的汛地。焦琏统军抵抗,加上宁武伯马养麟率军协助,暂时挡住了清军的进攻。
镇峡关的通过条件不如严关,粮草辎重不便运输。因此,清军的主攻方向还在严关。
明军在严关的守军共有三镇,分属胡一青、杨国栋、蒲缨。杨国栋、蒲缨兵马较弱,实际由胡一青主持严关战事。
“这么说,战局的关键还在严关?”丹初问道,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所在。
“是的。”左参军方以智答道:“鞑子虽已攻克镇峡关,但镇峡关道路崎岖,不便输转粮草。焦琏、马养麟在平乐、阳朔据城防守,鞑子一时破不了城。曹志建虽然跋扈傲慢,却颇有志节,必不会投降鞑子。他率残部退入深山,便可威胁鞑子侧背。“反倒是严关这边,颇为可虑。滇师主守严关,主帅赵印选安卧灵川,日夜饮酒,不思进取。王永祚与赵印选结仇,已经降清。胡一青株守严关,全靠赵印选供输粮饷。桂林城内,瞿式耜与于元烨同为督师,呼应不灵。”
冯加礼补充道:“侦侯发来最新情报,说严关守军多由全州撤退而来,已与鞑子经战多月,火器紧缺,粮草不继,士气十分低落。”
“这么说来,严关已经很危险了?”
方以智与俞厚基对视一眼,说道:“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派援军过去,严关必定守不住。”
严关若守不住,则桂林必不守。桂林为广西省会,也是广西北面门户,得失关系天下观瞻。瞿式耜又为桂林留守,岑丹初无论如何都得派兵增援。
从南宁到桂林,一般走陆路,先通过昆仑关,再穿过柳州即可到达桂林,全程约七百里。这就得穿过忠贞营的汛地,辎重转运困难。
若要走水路,便可沿郁江顺流而下,经浔州至梧州,先溯桂江而上,经平乐抵达桂林。这条水路全程近两千里,过桂江、漓江时还需拉纤上行,颇多不便。
“西营、忠贞营两边,有何反应?”
西营即为大西军。永历元年,大西军攻取云南。经过三年经营,云南大定,物阜民康,大西军扩充至十几万兵马。去年,大西军进入贵州,扫荡大小军阀,准备出兵抗清。
“七月初,孙可望亲自将兵进入贵阳。匡国公皮熊、忠国公王祥派使者通好,企图结盟。孙可望置之不理,派冯双礼、王自奇攻平越,活捉皮熊,派刘文秀、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