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文选北上遵义、永宁。据传,大西军前锋已经进至贵东铜仁,即将占领整个贵州。
“忠贞营以柳州为汛地,与贵州黎平府相接。高必正尤不服气,不愿向孙可望屈服,声称‘两家兵马,彼此所知,鞭弭橐鞬,足以相当也’。”
李自成与张献忠生前关系不睦,大顺军曾与大西军互相攻伐,宛如仇敌。当下,忠贞营与西营相比实力悬殊,高必正虽然嘴硬,其实处境艰难。他已向岑丹初写信求援,好应对西营的侵逼。
历史上,大西军占领贵州后,清军又攻入广西。忠贞营处境艰难,被迫拔营北上,前往夔东坚持抗清,与刘体纯、袁宗第、郝永忠等大顺军余部结成“夔东十三家”。
“预计,我军出兵援桂后,各地田主会有举兵叛乱者。左参政,据你估计,情况会多有严重?”丹初直言不讳地发问,令众人一惊。
“南宁、浔州、昭永、郁林州、思恩、田州、新宁等地,当不会有叛乱,或者叛乱规模不大。其余地方,主要是土司封地、雷琼廉三府,或许会有规模不小的叛乱。”
俞厚基的回答与岑丹初的判断暗中相合。情况尚属可控,只要前线打胜仗,叛乱田主就掀不起风浪。
赤军精锐为亲兵协,刚从粤东撤回,战马需要休养,官兵需要休整,不便北上援救南宁。清军在湖南休养已久,又刚刚攻入广西,锐气正盛。
粮草供应亦对战争有着直接的影响,南宁离桂林远,补给线长。
军政府内部一些田主、土司被压制已久,蠢蠢欲动。雷州、琼州、廉州为新得之地,亟须整合。
此时出兵援桂,存在许多不便。丹初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脱口而出道:“不如,把桂林让给鞑子。孔有德夺取桂林,志骄意满,必不会轻易舍弃。我军再奋力争夺严关、镇峡关,切断鞑子退路,可围而歼之矣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