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辰时,赤军再度拔营。四千士卒全都一人双马,甚至三马,轻装简从,连锅灶、营帐等辎重都没携带,一声令下便可迅速行动,行军速度甚快。
广西的冬季天干少雨,气候凉爽,适宜交战。丹初难得睡了个好觉,一解前日失眠之苦。
前面山脉渐近,道路收窄。洛清江受鸡罩山、金钟山夹逼,江面变窄,流速加快,水声清晰可闻。
青山绿水,风清气爽,骑兵绵延不绝,一望无际。丹初骑在马上,顿感踌躇满志,信心倍增。
午时,赤军先锋抵达红沙坳。此处山势陡峭,江水落差大,流速甚快。山道很窄,最窄处只容五马并行通过。
清军居高临下,在洛清江右岸山峰上布置了火炮,又在谷道上设立木城,木城前挖掘三道战壕,引入江水,战壕内部、前后又立以竹矛,防备相当紧密。
赤军先锋缺少重火器,无法攻破工事,被清军挡在红沙坳动弹不得,战马、士卒的尸体顺着江水漂向下游。兵马挤在狭长的谷道上,完全施展不开。清军炮火猛烈、障碍重重,若想从正面突破清军,着实很有难度。
此乃意料之中的事,只能执行备用计划了:绕道山间小道,袭击清军背后。事实上,这也是赤军唯一可行之道。
洛清江水浅,赤军水师战船上不来,若用其他小船,必须拉纤上去。清军木船更多,且从上游顺流而下,赤军成功概率不大。
倒是右侧山势连绵,中间必有小道。赤军多瑶人,情报局侦侯很容易就找到了山中瑶人,愿为赤军带道。
亲兵标从一营挑选了两百精锐,执行此次穿插任务。
丹初亲自过来送行。
两百精兵神色肃穆,挤在狭窄的谷道上,迎接主帅的检阅。
“诸位兄弟,此行艰难备至,若有人是家中独子,可以退出。”
两百健儿精神抖擞,无一人退出。
“若有人是家中长子,可以退出。”
同样无人退出。
丹初甚为感动,说道:“每人赏五两白银,此战之后,生还者再赏五两白银,战死者再赏三十两白银。”
亲兵标副标统周一鸣负责带队,代众人说道:“谢大将军恩赏。”
他初为赤军小卒,南宁之战时荣立一等功,之后屡立战功,积功至副标统,是个可造之材。
环顾两百勇士,丹初不胜感慨,说道:“诸位,鞑子攻入广西,走的是镇峡关。镇峡关是道天险,原本由曹志建防守。
“曹志建虐待瑶人,民心不附。鞑子收买瑶人,绕到镇峡关后,曹志建惊慌失措,镇峡关失守。鞑子大举入寇,广西局势日益败坏。
“赤军隐忍已久,为的是全歼鞑子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