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斗,故不如满洲鞑子。”
骑兵标统莫尔祯也挂了彩,部下损失惨重,心情十分悲痛,说道:
“依我看,骑兵标损失惨重,主要有两个原因。第一,攻击武器不行。骑兵主要用长矛做武器,但鞑子披重甲,骑大西马,势难抵挡。骑兵长矛常常折断,马枪又无刺刀,等于是赤手空拳与鞑子打。第二,我军不重盔甲,披甲率低,一旦被鞑子刺中,不死即伤。攻也不行,防也不行,故被鞑子击败。”
长矛易被折断,骑兵标的失利与此关系甚大。反倒是亲兵协,使用三棱刺刀为武器,比长矛可靠不少,既不会折断,也可以更容易地刺穿敌军盔甲。
“鞑子人人披甲,满蒙鞑子死士皆披两层盔甲,旗兵大多披明甲,只有阿哈才披棉甲。我军皆在马上,用兵器刺中鞑子,往往为甲片所挡。反倒是有些将士跌落马下,用兵器从下往上攻,方便透过甲片空隙,刺伤刺死鞑子。”
“国主,某有话说。”刘芳亮灵机一动,说道。
“请讲。”
“永历二年,鞑子寇湖广,吾时在湘西……”
永历二年,鞑子寇湖广,武昌伯马进忠受堵胤锡指挥,出兵收复常德。鞑子派汉军八旗阻击,屯驻麻河,多骑兵。马进忠初战失利,士卒长矛多折断。
马进忠,陕西西安人,崇祯初年聚众为盗,绰号“混十万”,后降左良玉,为左部骁将,麾下多为骑兵。
为迎敌鞑子,马进忠下令骑兵下马步战,折断长矛为短矛,以之为前锋。后营同样下马步战,手持大斧。两翼再伏以骑兵,以作机动。
鞑子骑兵重甲难破,明军用短矛“从下理甲叶刺之”,刀斧手从旁助攻,竟大败鞑子骑兵。是役,明军斩首七千余级,清汉军八旗将校董廷伯、宗尚勇、马汝弼、高捷四人被杀。马进忠以此晋升武昌侯,如今已晋封鄂国公。
“赤军精锐十倍于鄂国公,今日虽败,将士知耻后勇,皆思反攻。明日再与鞑子大战,未尝不能取胜。”
对呀!前年时,赤军与满清郑亲王济尔哈朗交手,最终打成平手,靠的是火枪兵的空心方阵。雨天,火枪兵不能开枪射杀鞑子,但依然可以步战克敌。
丹初毅然说道:“吾心决矣,明日与鞑子决战,以步战破敌。”
次日,雨势减小不少,但依旧连绵不断,火器难以施放。
巳正时分,清军主动来攻。队形比昨日壮大许多,满蒙八旗在前,靖南藩在中,最后是乌攘攘的绿营援军。仅绿营援军,上阵的就有五六千人。
赤军这边,论队形就逊色多了,尽管增加了杨方一标骑兵,总人数还是比清军少了不少。
战斗一开始时,与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