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众人引荐,今日列席了不少大人物,除了岑丹初、方以智、顾炎武、顾祖禹,还有左参政俞厚基、学部侍郎钱秉镫、永安大学堂总教习毕方济、宣部尚书刘湘客、宣部司官王夫之、学部司官金堡等。
古人重视尊卑,座位也要分出高下,议事时,绝少有一群人围坐一桌的情况。
顾祖禹局促不安,不敢就坐。
丹初笑道:“景范,不要耽误事了,坐下吧。赤军倡导平等,本藩也与其他人不同,习惯与他人同坐一桌,吃饭、议事,无所不可。”
顾祖禹又惊又喜,没想到岑丹初竟知道他的表字,顿有一种得遇明主的感觉。
丹初穿越之前,对顾炎武、顾祖禹极为推崇。历史上,这两人都是有名的明遗民,在学术上堪称一代宗师。尤其是顾炎武,是明末有名的经学家、史地学家、音韵学家,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合称清初三先生,加上唐甄,合称明末清初“四大启蒙思想家”。最可贵的是,顾炎武与方以智类似,始终不与清朝合作,终生保守气节。他曾被满清官府下狱,友人求之于钱谦益。顾炎武认为钱谦益失过节,宁愿留在狱中也不要蒙受钱谦益的恩惠。这种气节,何其可贵?
江南顾氏来归,丹初大有一种“天下英才入吾彀中”的感觉。今日讨论音韵字体,正可引江南顾氏列席,以示尊崇。
“诸位,音韵字体关系到普及公学,关系到国家一统,不得不给予足够的重视。今日,本藩召集诸位,为的是集思广益,决定是否采用拉丁音韵、简体汉字。”
丹初心中早有主意,今日集会不过是统一思想,推动拼音教学、简体汉字。
方以智早就想改革音韵,投效赤军之前就研究过音韵多年。不过,令他诧异的是,岑丹初未曾钻研音韵,却拿出了一套更为简洁实用的拼音方案,简直就是神人。
“国主有言,音韵贵在实用,重在统一。历朝历代皆有官话,以打破方言,统一语言……”
方以智作开场白,先介绍了官话的渊源。
先秦官话已不可考,汉代定“洛语”为官话,洛语则承袭先秦时代的雅言。
西晋承袭汉代,以洛语为官话。永嘉之乱,洛京倾覆,东晋迁都建康,洛阳雅音与中古吴语结合,形成金陵雅音,又称吴音,为南朝沿袭。
隋朝一统,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,整合南北朝官音,形成长安官音(秦音)。
唐朝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音,宋代承袭。
元代法定蒙古语为国语,将汉语定为域内共同语言,称为“天下通语”,其实仍是是唐宋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原汴洛音。
明人以南京话为官话,源自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